然而他做夢也想不到,那個被他輕視的“草台班子”裡,王鐵山選擇的是一條足以讓他引以為傲的“夢之隊”徹底絕望的路徑——那是一條技術代差的鴻溝!
“王老師,我們怎麼辦?”劉斌望著窗外燈火輝煌的省城夜景,憂心如焚,“高總工那邊聽說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了。可我們連攻關方向都還沒定下來。”
王鐵山笑了。他將那張寫滿計算的草稿紙隨手推到一邊。
“誰說沒方向?”
他的目光掃過眼前兩人:一個理論紮實卻缺乏實踐的年輕研究員,一個經驗豐富卻缺少理論指導的老技工。平靜的話語,卻如同驚雷炸響:
“這次我們要解決的,不是讓鋼更硬、更耐磨。”
“我們要用一種全新的、更高級的材料,徹底取代它。”
“硬質合金!”
當這四個字從王鐵山口中清晰吐出時,劉斌和錢保山瞬間僵在原地,如遭雷擊。
在他們認知裡,硬質合金是工業鑽石!是比黃金珍貴、比金剛石堅硬的神話材料!那是隻有國家最頂級、保密級彆最高的軍工廠才有可能觸及的領域!
他們這個隻有三個人、連像樣實驗室都沒有的臨時小組,怎麼可能造出來?!
王鐵山沒有過多解釋。他知道,任何言語在事實麵前都顯蒼白。他重新鋪開一張圖紙,拿起鉛筆,心念電轉間,腦海裡龐大的技術“軍械庫”瞬間解鎖——那是來自他所知的七十年代末西方最前沿的碳化鎢基硬質合金製造工藝和核心配方。
筆尖遊走,詳儘的工藝流程躍然紙上:
粘結劑鈷粉的精確配比;
兩種金屬粉末的最佳粒度要求;
熱壓燒結核心的“黃金參數”:溫度、壓力、時間……
這些細節,在當時,足以領先國內技術二十年!
看著圖紙上那些聞所未聞卻又嚴謹到極致、充滿科學美感的步驟,劉斌和錢保山徹底被震撼了。劉斌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王……王老師……這……這東西……我們真能做出來?”
“能。”王鐵山的回答斬釘截鐵。
他又抽出一張圖紙。“但首先,得把這個做出來。”
筆走龍蛇,線條勾勒。一台結構看似簡潔,卻包含了核心功能的簡易真空熱壓燒結爐的輪廓迅速成型。
“明天,我們去省城的廢品收購站,把這爐子要的零件淘回來!”
計劃的第一步是獲取製造硬質合金刀頭的核心原料——碳化鎢粉和鈷粉。
它們是國家嚴格管控、價比黃金的戰略物資。
王鐵山團隊的申請報告遞交上去,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高建國再次動用了他深厚的人脈。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確保省重點攻關項目優先”,材料審批部門的領導就將王鐵山的申請,無限期地“研究”了下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王鐵山這鍋注定要震驚世人的“飯”,還未開火,便麵臨當場熄滅的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