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川潛意識中,晨光微熹!
早高峰的地鐵,如同一條在都市地脈中艱難蠕動的鋼鐵巨蟲。
車廂內,人體密度逼近物理極限,汗味、廉價香水味、早餐包子的油膩氣息混雜成一種令人窒息的、屬於大都市底層的獨特“馨香”。
林川如同經驗豐富的沙丁魚,精準地卡在車門內側的三角安全區。
他雙臂如同焊死的護欄,緊緊護著懷中那個不起眼的黑色手提箱——裡麵躺著他視若珍寶的“量子點能量阱”微型裝置原型機。
背包被他巧妙地抵在膝蓋前,為旁邊一位抱著熟睡嬰兒的年輕母親讓出了寶貴的半掌空間。
嬰兒粉嫩的小臉貼在母親肩頭,對周遭的擁擠渾然不覺。
林川的目光掠過擁擠的人頭,投向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象。
巨大的全息廣告牌在隧道壁上流轉,展示著“時代科技”最新款的“淩霄”係列反重力飛行汽車,流線型的車身在虛擬光影中穿梭於摩天大樓之間,引來車廂內幾聲壓抑的驚歎。
林川的目光卻敏銳地捕捉到廣告下方讚助商列表的末尾——一個由精密齒輪與飽滿麥穗巧妙融合的Lo:
“麥輪工坊”!
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掠過林川嘴角。
那是去年妹妹林萱生日,他用報廢的電路板元件當“齒輪”,林萱則用3D打印筆勾勒出充滿生命力的“麥穗”,兩人在出租屋昏黃的燈光下鼓搗了一整晚的成果。
如今這小小的Lo,竟也登上了時代科技的廣告牌,雖然位置不起眼,卻像一顆微小的星辰,在他心中悄然點亮。
車窗玻璃如同模糊的鏡子,映出林川此刻的側影:
黑色細框眼鏡後是略顯疲憊卻依舊清亮的眼睛,頭發被一頂洗得發白的舊棒球帽壓得微微翹起幾縷。
光影流轉間,他瞥見身後一位穿著JK製服的女生,正捧著電子漫畫看得入神,屏幕上的男主角有著相似的眼鏡和發型。
林川無奈地扯了扯嘴角。
漫畫裡的英雄拯救世界,而現實中的他,隻是一個擠在沙丁魚罐頭裡、月薪八千、背負著全家期望與債務的普通工程師。
地鐵到站,人流如同開閘的洪水般湧出。
林川逆著人潮,步行幾分鐘,刷開啟明科技那棟充滿未來感的流線型大樓門禁。
踏入研發三部試驗區,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恒溫恒濕的環境取代了外界的喧囂與渾濁。
空氣裡彌漫著淡淡的臭氧、精密潤滑油和某種高頻電子元件特有的、微弱的“焦香”氣息。
巨大的智能玻璃幕牆感知到他的進入,瞬間從透明切換為深邃的“雨林模式”,鬱鬱蔥蔥的虛擬植被光影在牆壁上流淌,試圖用虛假的自然撫慰高強度工作的神經。
“林工,早!”
實習生小胡元氣滿滿的聲音傳來,他正小心翼翼地校準著一台低溫探針台。
“早。”
林川回以溫和的微笑,放下背包,動作輕柔地從中取出那個黑色手提箱。
他熟練地輸入密碼,箱蓋無聲滑開,露出裡麵結構精密、閃爍著啞光金屬色澤的量子點能量阱微型裝置核心模塊。
剛將模塊接入測試台,手腕上的智能手表輕輕一震。
一條來自直屬上司馬總的加密信息彈出屏幕:
“QDEW微型裝置最終設計方案,明早9點前,務必提交至項目服務器。”
“逾期後果自負。”
林川的呼吸微微一滯。
這個項目,像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他心頭已經太久。
核心的量子隧穿效率瓶頸,如同橫亙在前的天塹,他嘗試了無數種參數組合和結構優化,卻始終無法突破那最後的7%效率損失。
他歎了口氣,手指在虛擬鍵盤上懸停片刻,最終還是點開了設計軟件。
複雜的量子點陣列結構圖、能帶分布模型、隧穿概率雲圖……瞬間占滿了整個曲麵屏。
林川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手指開始快速敲擊,調整著那些決定命運的微觀參數。
然而,思緒卻像不受控製的電子,在量子疊加態中飄忽不定。
“林工”
小胡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年輕人指著屏幕上能量阱界麵層的一個關鍵耦合參數,道:
“這個值……是不是需要根據昨天的低溫掃描結果再優化一下?感覺耦合效率還是偏低。”
林川猛地回神,目光聚焦在小胡指出的位置。
他點了點頭,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嗯,你說得對。”
“這裡需要結合晶格畸變數據重新計算耦合係數。”
他立刻調出昨晚的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數據,開始進行複雜的計算和參數微調。
指尖在鍵盤上飛舞,大腦高速運轉,試圖將那些煩人的家事暫時屏蔽在外。
“小林工,接著!”
一個圓滾滾的物體劃著精準的拋物線飛來。
林川頭也不抬,右手精準地淩空抓住——是一罐冰鎮的功能飲料。
前台服務機器人閃爍著友好的藍光,無聲滑走。
林川道了聲謝,隨手將飲料罐放在鍵盤旁。
冰冷的罐壁迅速凝結出水珠,滴落在墊在鍵盤下、畫滿了演算草稿和結構草圖的打印紙上,迅速洇濕了一片墨跡。
他皺了皺眉,卻沒時間理會。
辦公室漸漸被各種聲音填滿。
隔壁工位的陳哥正唾沫橫飛地和客戶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