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山忍不住將心中的疑問問出來後,娜塔莉和一眾參謀麵麵相覷。
幾個參謀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娜塔莉湊過來,小聲說出原委。
呃!
這世界的拉西亞帝國確實魔幻了一點,上任皇帝‘殘忍的伊凡’伊凡十六世的一通瞎搞,首先跟帝國西麵的阿斯加德帝國開戰,然後又跟西南麵的突厥帝國開戰。
戰爭既是一個膽小鬼遊戲,也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殘忍遊戲。
隻要伊凡十六世能打贏,哪怕再多被戲謔稱為‘灰色牲口’的拉西亞人陣亡,都不會有誰表達反對。
這就是拉西亞人,極度崇拜威權主義人物。
你能打贏,哪怕死再多人,你也是個好皇帝。
偏偏伊凡十六世是個軍事白癡,對外打不贏就算了,弄了個傷亡六百萬人的恥辱戰果出來,還好意思擴大征兵規模和加稅,整個拉西亞帝國直接炸鍋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壞人的處心積慮,有時候甚至比不上蠢貨的靈機一動。
伊凡十六世在這個時間點居然想學先祖‘雷帝’,以殺戮貴族來解決內部矛盾。
理論上這沒錯。
殺四萬貴族總比殺四百萬叛民來得簡單。
戰時已經被壓榨到極致的平民已經壓不出什麼油水,要壓榨,肯定找有錢的去壓榨。
錯就錯在,皇帝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軍事能力。這一次是所有封臣舉起叛旗,直接把皇帝全家給霍霍了。
皇帝的騷操作來得太突然,所有大貴族被迫倉促應戰。
保皇黨又輸得太快,以至於叛軍甚至沒弄出個盟主。
結果就是內戰勝利的一方,壓根沒有任何一個大貴族有足夠的能量壓倒其餘貴族,讓自己成為皇帝。
連場外戰和內戰,早已讓帝國元氣大傷。
列強虎視眈眈。
於是,在可怕的外部壓力下,各派迅速達成一致,宣布一致對外。
這就帶來另一個弊端——缺乏一個服眾的皇帝。
最終結果是,拉西亞貴族們決定照抄以前某個神聖帝國的方式,讓七個最大勢力的首領成為選帝侯,有權選皇帝。皇帝選出來之後,大家都聽他的。
說是宣誓效忠,可誰都知道,整個帝國就是散裝的。
更彆說七大選帝侯裡,還有一個是古聖教派的大牧首。
娜塔莉小心地選擇著措辭:“七大選帝侯各不統屬。如果伯利亞家族要求援,估計要放棄很多實際利益才能喚來援軍。或許這就是亞馬托人感覺我們好欺負這個想法的由來。而且歐羅巴那邊最近並不穩,阿斯加德帝國不斷侵攻周圍的國家。其餘選帝侯多半不願意在這種時候出兵的。”
懂了,放遊戲裡,這就叫【全球緊張度】拉滿。
張山簡直頭大。
曆史上的紅色帝國何其強大,陸軍絕對吊打亞馬托,而且全國一盤棋。
對麵的亞馬托,陸軍部和海軍部都可以自己人乾起來的,說到底,這兩個部門以前就等於是兩個不同國家的。各自喜歡給對方喊‘天豬’的。散裝得一塌糊塗。
來到這世界,他所在的伯利亞大公國反倒成為勢弱的一方了?
這就很蛋疼!
牆倒眾人推這種事,還真人人愛乾。
試著想一下,如果伯利亞家族露怯或者展示出虛弱的苗頭,下麵一堆附屬國都會不穩,一旦有某個附屬小國跳反,就很容易產生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崩潰效應,那麼亞馬托人還真能夠以小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