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羅夫斯克總參謀部。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米哈伊爾鬆了一口氣。
這個時代可沒照騙。
航空相機裡曬出來的厚厚一疊相片被平攤放到參謀部一張大桌上,特彆是卡車周圍那些橫七豎八的屍體更是最直接的明證,即便再苛刻的參謀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場不小的勝利。
當然也有守舊派的軍官質疑:“這不合理。為什麼一輛卡車附近會有那麼多陣亡士兵?”
張山懟了他一下:“基裡連科上校,你對亞馬托人不了解,他們為了增加運力,選擇是讓這輛載重1.5噸的小型卡車上所有士兵站著,這樣一輛車除了司機就能載16人。我在望遠鏡裡親眼看過類似的場麵。”
這位參謀的臉都黑了。沒上過戰場就沒發言權。他這個職業軍人反倒不如一個以前沒進過一天兵營的王子殿下。
不敢反駁,他隻能低聲嘀咕:“如此奇葩做法……”
嗨!
這就是你沒見識了。
同樣載16人,白象用一輛摩托就能做到。
至於在草地的通過率,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航空兵的小夥子好樣的,粗略估計,他們報銷了敵人一個團!”米哈伊爾中將輕描淡寫地說道。
作為老派的步兵中將,他迷信步兵包打天下,習慣性忽視航空兵的作用。
沒辦法,這就是時代的局限。
在這個時間點可沒有誰承受過‘阿斯加德人的駭人轟炸’。
而且在上次歐羅巴大戰以及拉西亞內戰中,陸戰操典上寫著的是【各級軍官要發揮火炮的優勢,好讓己方步兵抵達白刃戰的距離,一口氣以近距離格鬥戰解決敵人】。
聽上去很離譜是不?
前幾天當張山親眼看到那些拉西亞精銳重步兵變身為一個兩米多高的熊人後,他忽然又覺得這很合理。
那些重步兵變身後長得人頭人臉,體型卻吹氣般漲大,後背呈現出熊的特征,部分人甚至手指會變成利爪。與誇張體型相對應的,是力量爆發式的增加。
&nm厚的鉚接鋼板鎧甲進行四百米奔跑。
這實力其實有點像人形坦克了。
正是因為這些獸人化騎士的存在,直接讓這個世界的騎士階層多續命了至少一百年。
進而使得【卡98k】的設計標準直接就成了能在百米左右距離打穿10mm鋼板。這威力打人絕對是殺傷力溢出,打重甲狀態的拉西亞的獸化騎士、阿斯加德的‘英靈騎士’,以及亞馬托的鬼人武士,其實威力剛好夠。
矛和盾的關係是螺旋上升的,正因為這些擁有短時非人力量的家夥能把前裝甲堆到將近15mm,這使得各國依然保留了相當數量的重裝步兵。
唯一製約其數量上限的就是各國擁有變身能力的人類終究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