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105毫米炮彈產生的亮光,幾乎是一閃而逝,越過戰壕上空,直取對麵那台巨大的亞馬托巨神兵。
就在這時,這台極具鬼蜮風格的機甲當中,引擎發出了尖嘯聲,眼看炮彈即將擊中它,沒想到這個巨神兵突然屈膝後仰,而背部兩個宛若噴口的煙囪噴射出猩紅色的光焰。
機體以一種明顯有彆於機械體的類人動作,做出了閃避。
炮彈就這樣擦過它的左肩甲,轟到了它後麵。
在較為密集的衝鋒陣型下,自是有倒黴蛋被這一發榴彈炮打中。
亞馬托人卻憑著駕駛員超高的技術,愣是避免一台巨神兵的減員。
這台巨神兵反擊了。
它舉起盾牌,擋住一處拉西亞機槍陣地激射過來的子彈。
曳光彈在盾牌上產生出閃亮的曲折軌跡,這意味著攻擊全數被彈開。
它就在這種被輕武器集火的情況下,舉起了右手上的37mm火炮。
這是一門亞馬托陸軍【大負十一年式37mm平射步兵炮】,去掉原本應有的火炮支架,這門炮的主體部分,炮管隻有一米長。
對於一個九米高的機械巨人來說,這就像一把短槍。
這個巨神兵以它的金屬右手掌將一顆對它來說宛若子彈大小的37mm炮彈塞進炮膛,麻利地拉動炮管上的特殊的擊發用金屬圈。
“轟!”
一聲炮響,將百米外一門在掩體工事當中的拉西亞45毫米戰防炮,連同它的炮手一起炸得四分五裂。
這個金屬巨人就像是佇立在戰場上的火炮高塔,它利用自己極強的防禦力,在前線對拉西亞人的火力點一一點名。
這個頭顱部位有著新月型紅色裝飾的巨神兵,展現出其恐怖的殺傷力。
一時間,這片戰場的拉西亞士兵統統被他震懾住了。
就在這個亞馬托巨神兵大殺四方之際,突然連續三發炮彈越過夜空,穿過照明彈那閃爍不止的光暈區,準確地擊中了它的肩部裝甲。
巨神兵的駕駛員那個氣啊!
憑著豐富的經驗與超凡的視力,他已經看出對麵蒸汽騎士用的也是一門37mm炮。
&nm防空炮。
十字形炮架采用彈簧液壓複合緩衝裝置,有效降低連續射擊時的振動幅度。而自動裝填機構采用雙導軌設計,可快速更換5發彈夾維持火力持續性。
&nm,亞馬托人是一發一發炮彈摁進去,再拉栓似的發射,隨後打開炮門將炮彈殼退出炮膛,然後才能裝進下一發炮彈。任他手速快到出現殘影,也沒法超越5秒一發的極限速度。
這邊拉西亞蒸汽騎士摁的是五發一個的彈匣,即便他不可能像專門的8人炮組那樣維持一分鐘80發的火力,一秒一炮是沒問題的。
大家火炮口徑一樣,對射起來,那當然是射速快的贏!
“砰砰砰……”
十幾炮下去,片刻前無比囂張的巨神兵就慘了。
每個巨神兵(蒸汽騎士)的力量值並不相等,某些天賦好的騎士擁有更強的力量,扛起更重的盾牌。
很顯然,亞馬托的巨神兵走的是敏捷流。
拉西亞蒸汽騎士那防空炮的高爆穿甲彈初速880米/秒,遠遠超出了巨神兵駕駛員的反應能力極限。
兩個彈匣下去,那貨的軀乾部位直接被打得像蜂巢,無比不甘地倒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