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
華語電影《盲井》獲得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張億謀攜帶著《英雄》重回讓他走上巔峰的柏林,拿下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依舊對於華語給予了青睞。
華語電影斬獲兩座銀熊!
而國內,《英雄》也落下帷幕了,超2.5億的票房,創造了一個票房奇跡。
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北電師生的日常,沈淵回學校後就立馬開工了。
完成後,馬不停蹄的找到了木老師。
因為他有些急迫了,走電影節路子很麻煩。
跟寧昊一樣,天南地北國內國外到處跑,太花時間了。
而且全世界海量電影節賣片能力並不強,很多都是全靠著政府補貼才能活下去。
初春乍到,京城的天氣暖和了一點,但仍舊寒冷。
木老師坐在辦公室,喝著保溫杯裡的熱茶,看著毛手毛腳衝進自己辦公室裡的學生,無奈道:“乾什麼,急匆匆。”
“我片子做好了,打算找您幫幫忙。”
沈淵直接說出了來意:“田導不是回學校了,我想找他求個路子遞到戛納去。”
柏林是個不錯的選擇,從華語電影接觸世界影壇以來,這裡就比較偏愛華語電影。
哪怕第三代掌門人莫裡茨·德·哈德爾登退位了,第四代掌門人藝術總監迪特·考斯裡克上台,也是鐘愛提拔新人導演的。
但為時已晚,人家都結束了。
威尼斯對於《攝影機不要停!》來說不合適,人家鐘愛先鋒電影。
而且電影商業性質不低,想來還是戛納合適。
但時間有點緊迫了,也可以說是迫在眉睫。
現在正常路子基本已經遞不進去了,戛納相關渠道已經停止了征片。
沒點份量的人,已經遞不進去了。
而如今靠著在校學生這個身份,他能夠接觸到唯一在歐洲影壇有份量的大概也就田狀狀了。
畢竟對方在柏林和威尼斯都是亮過相的,雖然不是在戛納。
但在歐洲三大,其實都是互通的,三大電影節都在互相挖對方的牆角。
木老師緩緩喝了口茶,皺眉道:“胃口倒是不小,第一部電影就要去戛納,而且人家,憑什麼幫你?”
沈淵咧嘴一笑:“這不有老師你在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啊!”
他一邊說著一邊像狗腿子一樣湊了上去。
同為78屆的學生,雖然木老師是攝影係,對方是導演係,但關係應該還算不錯的。
木老師扶著額頭,沒好氣道:“我就知道你沒憋什麼好屁,原來在這等著我了。”
“我也是沒辦法才求到您頭上來的,時間不巧,征片已經結束了,原本我打算自己送過去的。”
普通的征片渠道時間已經結束,沈淵也是沒辦法。
木老師推了推眼鏡,將保溫杯蓋上,看著沈淵道:“既然做好了就拿去溜溜,是騾子是馬先搞明白我才好開口。”
具體他還要再看看,這個口也不是隨便能開的。
........
放映室。
學校來了不少老師,攝影係的基本都來了,準備好好看看自家學生的作品。
說實話沈淵還是有點緊張的,因為在座的都不是普通觀眾。
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放映結束。
雷載興坐在沈淵旁邊,誇獎道:“故事也不談,總體來說,拍得還不錯。”
雖然剛開始看著開頭那段雜亂無章的鏡頭,有點想罵娘覺得沈淵這些年白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