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兩天,命令下來了,林初夏被叫到團部最大的靶場。
一進去,她被那陣仗嚇一跳——黑壓壓坐了一千多號人。
有過一麵之緣的鄭團長正拿著鐵皮大喇叭在前排喊話,聲音洪亮:
“……現代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更是智慧和勇氣!我們既需要衝鋒陷陣的猛虎,也需要洞悉細微的慧眼!”
“林初夏同誌用實際行動,為我們開辟了一條科學訓練的新路子。下麵,鼓掌。歡迎新兵連副班長林初夏同誌給我們分享寶貴的經驗!”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林初夏落落大方的走上臨時搭起的台子。
敬了個禮,接過鐵皮大喇叭,清了下嗓子。
“各位首長,同誌們,大家好,我是新兵連副班長林初夏。”
聲音透過喇叭傳出去,帶著自信和沉穩。
“我知道,在座很多老兵前輩們射擊比我準得多。我就是個新兵蛋子,之前打靶,成績那叫一個慘不忍睹,能上靶純屬靠緣分,十環更是做夢都蒙不中。”
台下響起一陣善意的哄笑,氣氛輕鬆了不少。
“班長總跟我說槍口要微微調高,打靶要靠手感。”
“可這‘微微’到底是多少呢?反正我浪費了不少子彈也沒試出來.....”
她繼續道,語氣帶了點調侃:“我有個雙胞胎哥哥,那家夥就是個天賦怪,手感熱得發燙,憑感覺就能百發百中。每次被他嘲笑,我這心裡就憋著一股勁——手感不行,就腦子來湊!咱得用知識武裝自己。”
林初夏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核心公式和關鍵數據:
“其實道理不複雜,就是子彈飛出去會向下掉,咱得提前給它‘預支’點高度。關鍵是算出抬多少,並且手上能精準地抬那麼多。”
她拿起一支56式做示範:“比如,不考慮風速,打100米目標,槍口大致要抬高約0.1度。怎麼體會這個角度呢?”
“我有個土辦法,可以在槍口上方暫時粘個小平條,幫助眼睛校準。當然,這隻是輔助,最終還是要形成肌肉記憶。”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台下或專注、或思考、或依舊迷茫的臉龐,笑了笑。
“我知道,可能很多同誌覺得這太麻煩,不如多打幾發找感覺來得快。確實,對於有天賦的射手,感覺更重要。”
“但我這方法,或許能給那些像我以前一樣,總是找不到‘感覺’的戰友,提供一條能摸著石頭過河的路子,至少知道原理,練起來更有方向,不至於純靠懵。”
她話鋒一轉,帶著點挑戰的意味。
“今天呢,團長讓我來個現場教學。光說不練假把式,我待會兒就用這56式,試試200米和極限500米的靶子。打得不好,大家就當看個樂子,給我哥哥增加點嘲笑我的新素材!”
這話又引來一片笑聲和叫好聲。
林初夏先快速檢查了一遍槍,然後才填裝好子彈,深吸一口氣,調整好狀態。
全場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林初夏趴下,架槍,微調,心算著最後的參數。
“砰!”“砰!”……
五發子彈,200米靶,全部釘在十環。
報靶員揮舞著靶紙,人群發出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