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植被極度貧瘠的高原,木材是絕對的奢侈品,壓根就看不到。
他們也隻搜集到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枯枝、大把枯黃的乾草,以及少量風乾的犛牛糞塊。
大家七手八腳地架起行軍鍋,把藥材和好不容易打來的冰涼的溪水倒進去,點燃了那堆珍貴的燃料。
枯草和牛糞燃燒散發出略帶腥臊的煙火氣。
就在水開始冒起細小的氣泡時,林初夏猛地一拍額頭,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糟了!完了完了…我把最重要的事兒給忘了!”
一旁滿懷希望、正眼巴巴盯著藥鍋的鄭團長和幾個營長戰士們都被她這突如其來的反應嚇了一跳,不解又緊張地望過來。
林初夏急得直跺腳,指著鍋解釋道:“鄭團長!我們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海拔至少有2100米了!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力就越低!壓力低了,水的沸點也會跟著下降!我估算了一下,這裡水的沸點大概隻有90度左右,比平原的100度低了將近10度!”
看著眾人有些茫然的眼神,林初夏更急了,語速飛快:
“沸點不夠,水就燒不開......這中藥湯劑的有效成分,很多是需要足夠的高溫和沸騰翻滾才能從藥材裡充分溶解、釋放出來的。現在這水隻能叫‘溫吞水’,根本達不到煎藥的要求...”
一旁的劉醫生臉色也不好看起來,接著林初夏的話說道:“水溫不夠熬出來的藥,藥效會大打折扣,甚至…甚至可能根本沒什麼效果!我們白費功夫不說,還耽誤了時間!”
兩人的話如同冷水澆頭,讓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鄭團長看著周圍那些蜷縮在地上、痛苦呻吟、嘴唇發紫的戰士,再看看林初夏焦急的臉龐,什麼氣壓、沸點,這些物理概念他聽得一知半解,但他聽懂了一個核心意思:這樣下去,藥可能白熬了!
現在除了眼前這個有本事又肯擔當的林初夏,他實在不知道還能指望誰。
“那…那咋整?小林同誌!你一定有辦法對不對?快想想招兒!”鄭團長急得直搓手,聲音都顫抖了。
林初夏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飛速運轉。“高壓鍋!我們需要高壓鍋!”
她立刻想到:“高壓鍋能提高鍋內的壓力,從而提高水的沸點。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咱們隊伍裡,有沒有誰帶了高壓鍋?”
鄭團長一聽,立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趕緊把幾個營長、連長都叫過來,扯著嗓子問:“高壓鍋!誰帶了高壓鍋?或者見誰帶過那玩意兒?快說!”
幾個乾部麵麵相覷,都茫然地搖頭。
這年頭,高壓鍋絕對是稀罕物件,城市裡都不多見,更彆說在條件艱苦的野戰部隊了。
一個連長苦著臉說:“團長,那東西…咱們見都沒見過幾回啊!誰行軍打仗帶那玩意兒?”
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林初夏深吸了一口冰涼的空氣,當機立斷:“天哥,舒姐!”
她指著旁邊相對平緩的地麵,“快!用石頭和泥巴,給我壘一個三麵擋風的防風灶!要厚實結實點的,再用泥巴把縫隙抹死。”
隻能退而求其次,用最原始的方法了——儘量減少熱量散失,延長藥材在“高溫”水中的浸泡時間,希望能逼出更多的有效成分。
楊天和雲舒還有周圍的戰士們二話不說,立刻動手。
他們搬來大小合適的石塊,和著稀泥,快速壘砌起來。
一旁原本蔫頭耷腦、靠在一塊石頭上的熊闖,掙紮著想站起來幫忙:“俺…俺也來搭把手…”
林初夏立刻把他按回去,語氣不容置疑:“熊哥,你給我老實坐著!你現在一動,耗氧量更大,更難受!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動,保存體力,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
熊闖被按回原地,半眯著眼,看著忙碌的隊友,巨大的身軀微微顫抖,聲音充滿了挫敗感和深深的自責:“俺…俺沒用…拖後腿了…給咱們尖刀隊…丟大人了…”
“熊哥,你再說這種話我可生氣了。”
林初夏停下手中的活,蹲到他麵前,看著他的眼睛,語氣異常嚴肅認真。
“你體格比我們都高大,力氣也最大,身體的肌肉量多,平常需要的氧氣量就比我們多!這是你的優勢,也是你的特點。現在突然到了這氧氣隻有平原六七成的地方,你的身體自然反應更劇烈!這是正常現象,跟丟不丟人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彆胡思亂。”
她的聲音很大,既是說給熊闖聽,也是說給周圍那些同樣因為高大強壯而反應更嚴重、同樣陷入自責的戰士們聽的。
這科學的生理知識解釋,讓不少戰士臉上的陰霾稍稍散去了一些。
江見野、季硯青和林朝暉也圍坐在附近,臉色發白,眉頭緊鎖,不時用力按壓著太陽穴,顯然也備受頭痛和胸悶的折磨,狀態隻比熊闖一點,靠著藥物和不斷按摩穴位還能咬牙堅持。
楊天則像個沒事人一樣,他體型精瘦,作為飛行員,身體對氣壓變化的適應能力本就超強,此刻正生龍活虎地搬石頭。
雲舒和林初夏作為女性,生理結構上對缺氧的耐受性似乎也稍好一些,加上身體素質過硬,適應得最快。
一個相對密閉,隻在迎風麵留出灶口的簡易防風灶很快壘好了。
林初夏立刻和劉醫生熬藥。兩人先將質地堅硬、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人參片、黨參、黃芪投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水,蓋上能找到的最大鐵片充當鍋蓋,減少蒸汽散發。
先用大火將水燒到接近沸騰,然後立刻轉為最小火,讓藥湯保持著將沸未沸的狀態低溫慢煎,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個溫度。
嗆人的藥味混合著犛牛糞燃燒時那股特殊的煙火味,在這稀薄寒冷的空氣中彌漫開來。
慢煎了一個小時後,她才將相對容易煎煮的麥冬和五味子投入鍋中,繼續小火慢煎。
又熬了約莫四十分鐘,將第一次煎出的藥液小心地倒出。
接著在藥渣裡再次加入少量水,進行第二次複煎,半小時後,將兩次煎得的藥液合並在一起,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濃度。
整整折騰了三個多小時,天色都開始轉暗了,藥才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