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鳶姐妹穿戴整齊了,準備隨著兩位公主來向太後請安。
雷鳶一眼看見雷鷺頭上戴著鳳名花給的那隻七寶華勝,待要說什麼,又見滿屋的宮人,便隻好把想說話咽了下去。
鳳太後已經快七十歲了,單看身形,是個瘦小乾枯的老太太。
但她的臉卻是那樣威嚴,斷眉、薄唇、懸針紋深重。
尤其她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如同水底的長明燈,幽幽沉沉,難以捉摸。似乎永遠不會老去,卻也從未年輕過。
鳳君憐從鳳家大小姐一步步成為端王妃、皇後、太後。
陪伴了自己的夫君紹聖帝、兒子宣慶帝、孫子德安帝,以及如今的玄龍帝四任君王。
喪夫、喪子、喪孫,造反、侵略、逼宮,她熬過了每一道關隘。
尤其是乙酉之亂,人都說太後是從那以後才變成了真正的鐵石人,她沒有再哭過,也沒有再笑過。
那場變亂發生在二十年前,史書上用八個字來形容“塵蔽日月,穢毀宗廟”。
紹聖帝駕崩後,鳳君憐的兒子辛久保踐祚,是為宣慶帝。
吳王辛久付作為宣慶帝的異母兄長,心中一直記恨鳳太後害死了自己的生母。
又認定先皇原本屬意自己繼任大統,是鳳氏聯合親信矯詔,奪了自己的皇位。
宣慶帝即位後,他被分封到吳地,也是大周朝最為富庶的封地。
吳王用十年的時間厲兵秣馬,暗暗積蓄,終於在乙酉年聯合遼西、烏桓、踏頓三族謀反。
他許諾三族可以肆意屠城搶掠,劃割土地。
三族與之南北夾擊,共四路兵馬將京師圍困數重。
當時的情勢十分危急,三族甚至要鳳太後和宣慶帝行牽羊禮。
多虧了齊王辛典率軍民殊死抵抗,保住京都,終於等來了援軍。
奮威將軍鬱拱率兵衝散敵軍,援兵齊王,迫使三族議和,吳王兵敗自儘。
然而尤為不幸的是宣慶帝在乙酉之亂中被吳王的奸細投毒,雖然竭力救治,卻終究身至半殘,兩年後崩殂。
遺下幼子德安帝,二歲即位,十一歲夭折,在位九年。
鳳太後於是從皇族後嗣中選立了與德安帝同歲的玄龍帝繼位,直至如今,已是玄龍九年。
經此亂,大周頗為折損元氣。不過好在連年風調雨順,又廣開貿易,近些年已漸漸恢複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人們提起二十年前的乙酉之亂,依舊心有餘悸。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但雷鳶知道,乙酉之亂的禍脈遺留至今。
她今天就要以此來打動鳳太後,換取自己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