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徹底黑透,希曼大樓的燈光也逐漸稀疏,隻剩下實驗室和少數辦公室還亮著燈,如同蟄伏巨獸尚未休眠的眼睛。
當晚間值班的巡邏燈光掃過樓下街道,大樓內部的人流變得稀稀拉拉時,王大海再次行動了。
依舊是那條隱秘的路線,依舊是那扇被動了手腳的南側衛生間高窗。
王大海如同暗夜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再次潛入希曼大樓內部。
與上次不同,這一次他的目標更加明確,實驗室的數據終端輸出區。
憑借事先觀察好的地點,他在測試終端設備當中找到了那份試驗品的數據報告。
王大海快速翻閱了一下,即便看不懂那些複雜的圖表和專業術語,也能清晰地看到結論頁上那些50n等加粗標注的字樣。
“嘿嘿,小樹果然厲害!”
王大海低聲嘟囔了一句,立刻將文件打印了一份,指出來之後,將還散發著熱氣的測試文件,裝進兜裡。
做完這一切,他如同來時一樣,悄無聲息地融回陰影之中,沿著複雜的通風管道,再次安全離開了這棟大廈!
黑色的汽車裡王大海鑽進車廂,喜滋滋的將一份文件從懷裡拿出來,小心翼翼的遞給周小樹。
“搞定!”
周小樹接過文件,看了一眼,不由滿意的點頭:“可惜了,50納米是他們儀器的測試極限,而不是咱們光刻膠分辨率的極限。”
聽到這話,王大海不由一愣:“那……怎麼辦?”
“沒事,至少拿著這份文件送到燕京,我就可以正式的開始光刻機的研發了!”
“對對對!”
王大海也連忙點頭,不過隨即意識到一個問題,指著文件問道:“額……那他們要說這份文件是漢斯貓那邊出具的……怎麼辦?”
“嗯……借用設備!”
“啊?”
“這個你就彆管了,先送到燕京再說!”
“好吧……”
隨後,二人駕車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這裡。
……
燕京,國家半導體研究院,光刻膠材料重點實驗室。
傍晚時分,實驗室裡彌漫著一股實驗失敗後殘留的化學溶劑氣味。
江鶴頹然地癱坐在角落的辦公椅上,煩躁地抓著自己本就有些淩亂的頭發。
第23次失敗,他人都已經麻了。
“為什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他猛地吸了一口煙,聲音沙啞:“所有的理論模型都推演過了,所有的變量都試過了,為什麼就是達不到標準呢?”
旁邊的幾個年輕助理研究員也是垂頭喪氣,圍在一起低聲討論,聲音裡充滿了無力感。
“這次純度已經是極限了,合成路線完全參照文獻,不應該啊!”
“是啊,按照合成方案,應該是可行的,為什麼一測試就失敗呢?到底是哪裡的問題啊!”
“是不是我們的曝光光源穩定性不夠?還是光刻膠的材料不達標?”
“哎,這根本就不是我們現階段能啃下來的骨頭,基礎工業差距太大了!”
“……”
討論沒有結果,江鶴終於是繃不住了。
“夠了!閉門造車!我們這就是在閉門造車!憑空想象,沒有技術交流,沒有關鍵設備,甚至連一份像樣的一手實測數據都沒有!拿什麼去攻克?!靠頭鐵嗎?!”
“上麵就知道下命令、要結果!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有多難,這根本不是在研發,這是在猜謎!在浪費國家寶貴的科研經費和我們這些人的青春!”
“我們應該做的是想辦法!不惜一切代價從國外弄到一點樣品,弄到一點真實的數據,哪怕是逆向工程!也比現在這樣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強!”
他的話音在實驗室裡回蕩,很多人都隻能無奈歎息。
隨後就有人想到了周小樹。
“都怪那個孩子,要不是他,咱們說不定還能說服上級領導,去找國外談判呢!”
“現在說這些還有啥用,都已經是板上釘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