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好奇心大發的探索陵墓的秘密,我和桀諾能聊的就是知識和記憶。
他會和我吐槽他過往的工作,比如某些情況下,兩個敵對者會同時雇傭揍敵客來殺死對方。
我驚訝極了,“你們會同時接下這兩種任務嗎?”
桀諾:“會啊,其實我的家族成員間也多少有競爭關係,誰能率先拿下目標的人頭,誰就能拿到報酬。而且請動我爸和我爺爺的價錢是不一樣的,另一種意義上簡直是財力的比拚。”
我:“你們家好能來財啊……”
桀諾:“哈哈哈哈,你的關注點果然都是這些啊。”
我說,“因為我的生活和你相比真的很普通嘛。”
桀諾:“騙人,你的身手和體格遠超常人,很難想象你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我:“我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死了,我爸爸一年內能帶我搬家三次。”
桀諾:“哎?”
我:“現在想來,他其實早就在躲避追殺。”
傑諾:“那你們家真的很奇怪啊……”
我朝他微笑,“坐擁整座山的人一定不能理解顛沛流離。”
桀諾深以為然,“沒錯,這個很像旅居吧。”
其實我也詫異,我和桀諾竟然能把這些東西聊出很有趣的感覺,大概因為桀諾根本不是正常人,他的認知裡,於普通人而言辛苦且痛苦的搬遷是沒有拘束的自由象征。
我們在陵墓裡會一起坐在水盆邊洗衣服,我適應良好,桀諾就會發點兒少爺脾氣,大力在搓衣板上揉著衣服,控訴門庫不讓我們用洗衣機就算了,竟然還不讓他出去買新衣服,衣服這種東西就是一次性消耗品。
我:“……”
我把衣服洗得香香的,掛在晾衣繩上等它自然風乾。
這麼兩件無袖老頭衫,我換著穿。
半個月後,我突然發現我的胳膊線條非常明顯,然後向桀諾展示我悄然生長的肌肉。
桀諾肯定了我的變化,然後突然掀起衣服來向我展示他的八塊腹肌。
我:“?”
我說:“脫掉衣服看得能更清楚些。”
桀諾臉一紅,“得寸進尺。”
因為我們乾什麼都在一起,桀諾甚至會旁觀我給我爸做保養。
又過了半個月,我的推力明顯上漲,門庫讓我和桀諾對打,他犀利的點評我說我的體術就是一灘爛泥,隻是有些小聰明和反應力。
我沒有反駁,我覺得低調些也挺好的,因為我自己知道,這些小聰明和反應力非常難得,隻要是我能想到的動作,全都可以複刻出來。
桀諾幫我說話,“但是她的腦子很靈活,戰鬥靠得是隨機應變,沒有固定的招式框住反而更出其不意。”
我作感動狀。
桀諾轉頭又對我說,“可是相比我來說還是差遠了,因為我不僅會招式還有實戰經驗還很聰明。”
我盯著他一本正經道:“我一定會拉爆你的。”
桀諾:“……”
我是認真的。
於是我白日的訓練項目又加了一條,和桀諾打架,他這個人好像什麼都學過,柔術泰拳搏擊,融會貫通,全招架在我身上了,門庫看得嘖嘖稱奇,還偷偷對我說他都不一定打得過桀諾。
原來桀諾說當我師傅是認真的。
我的進步神速,桀諾的笑容再次消失了,他第一天時還有逗我的意思,後來表情越來越嚴肅,不過一周,我就看到他和我對打時臉頰上掛的冷汗,身體呈緊繃的應激狀。
我問他為什麼會這樣。
他:“哈?隻是對付強敵的備戰狀態而已。”
雖然如此,其實我也沒有在桀諾那撈到什麼好處,他十年的訓練生涯不是白給的。
陵墓訓練的兩個月後,桀諾揪著頭發說長長了,門庫自告奮勇的要給他修剪,他說,“才不要嘞,你絕對會報複我。”
門庫:“我哪是這麼討厭的人。”
他向門庫請假,說要出去工作,半個月後回。
他:“我的念能力修煉也算有一定成績了,正好這次試試效果。”
他走後,門庫若有所思的問我,“他小小年紀就要工作了嗎?”
我說,“為什麼你還沒有發現啊,師傅,桀諾是殺手啊。”
門庫還在碎碎念著桀諾的與眾不同,聽到我的話呆滯的轉向我。
我想他是因為生活太純粹了,才在聽到殺手這個名字後露出完全不在狀態的表情。他的獵人日常大概就是在深山野林裡冒險,因為他才三十多歲卻能拿到一星獵人的成就,一定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鑽研上。
門庫明白過來後就摸著下巴琢磨道,“原來殺手就是這種氣質啊,十三歲就要出來工作了嗎?我本來還以為他是什麼貴族的私生子,黑手黨的少主。”
我吐槽他的幻想力,並說,“桀諾好像七歲就開始離家出任務了。”
門庫震驚道:“七歲,個子也就一米二三的小男孩兒!就出來工作了?!他也就到目標人物的腰吧!”
我也覺得這不合理。
因為他的體型絕對有礙於技術的發揮,他說他的爸爸爺爺在殺人時能讓目標不留一滴血,除了熟練度的問題應該還有操作難度的因素,桀諾必須要跳起來才能挖到對象的心臟。
說到這時我看到門庫不可思議的望著我。
他這個時候的表情甚至有些僵硬,眼神透出幾分悚然來,就像覺得我很可怕一樣。
我有些沒反應過來,問他怎麼了。
門庫問我是不是也在殺手家族裡出來的。
我:“……”
門庫突然露出了便秘臉,一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認真道,“賽麗……不管你經曆了什麼,但願…這份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不會讓你處於危險之中。”
我覺得他太多慮了。
桀諾離開的兩周內,我有了必殺技的明確設想,我想他回來後就會發現我的進度超過了他,然後急得跳腳。
然而就在我練得非常沉浸時,老家的鄰居阿姨給我打電話了。
她說,“賽麗啊……你家裡著火了,一切都燒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