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被張耀突然強硬起來的氣勢給弄得一愣。
張耀沒有給他反應的機會,他從懷裡,掏出了兩樣東西。
第一樣,是那張被他視若珍寶的,蓋著紅旗鎮政府鮮紅大印的,“龍門山貨加工作坊”的營業執照!
“這是我們鎮政府,李鎮長親自批的執照!我們搞的不是歪門邪道,是政府支持的正經產業!”
接著,他又從另一個口袋,掏出了那份和紅星飯店簽訂的,沉甸甸的合同!
他把合同“啪”的一聲,拍在了桌子上!
“這位同誌,你可能不認識我張耀,但你應該聽說過省城的‘紅星飯店’吧?”
紅星飯店!
這四個字一出口,辦公室裡其他幾個原本在看熱鬨的人,臉色都微微一變。
那可是省裡接待外賓和大領導的地方!
年輕技術員的臉色,也終於變了。他扶了扶眼鏡,難以置信地拿起那份合同,當他看到上麵“紅星飯店采購部”的公章和劉經理的簽名,以及那每月三百斤的供貨量時,他的手,都開始微微發抖了。
這哪裡是一個山溝溝裡的農民搞的小打小鬨!這分明是一個給省級單位供貨的大項目!這要是搞成了,那可是實打實的政績!
張耀看著他臉色的變化,心裡有了底,他乘勝追擊,語氣平淡,但每個字都像錘子一樣砸在對方心上。
“我們作坊,現在每個月要給紅星飯店供應三百斤的醃菜。我們村的山貨,根本就不夠用。所以,我們必須搞人工種植。這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
他收回合同,淡淡地說道:“我們今天來,不是來求你們的。我們是來合作的。技術,你們出。土地和人力,我們出。項目搞成了,對我們村,對你們農技站,對我們鎮政府,都有好處。要是你們覺得這事兒太麻煩,或者技術上實現不了,那也沒關係。我現在就回鎮裡,跟我們李鎮長彙報,我們再想彆的辦法。”
說完,他拉著目瞪口呆的張大山,轉身就要走。
“哎!哎!同誌!張耀同誌!請留步!”
那年輕技術員,臉上哪還有半分倨傲,急得滿頭大汗地就追了上來,一把拉住了張耀的胳膊,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
“誤會!這都是誤會啊!我叫高建國,是站裡的技術員。剛才是我有眼不識泰山!您彆往心裡去!”
他轉頭對著辦公室裡吼了一嗓子:“還愣著乾嘛?倒茶!給張老板和這位大哥倒茶!”
張耀停下腳步,回頭看著他,臉上沒什麼表情。
高建國點頭哈腰地說:“張老板,您這個項目,太重要了!這不光是你們村的事,也是我們農技站的頭等大事!您放心,技術方麵,我們百分之百支持!我親自帶隊,明天!不!今天下午,我就跟你們去村裡實地考察!竹苗和菌種,我保證給你們聯係全省最好的!價格給你們算最優惠的!”
張大山站在一旁,看著這戲劇性的轉變,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
他看看一臉平靜的張耀,又看看那個前倨後恭的高技術員,腦子徹底亂了。
他想不明白,怎麼一眨眼的功夫,這個城裡來的文化人,就跟換了張臉一樣?
拖拉機再次“突突突”地發動,踏上了回村的路。
車鬥裡,多了一個穿著白大褂,抱著一堆圖紙和資料,滿臉興奮的高建國。
張大山蹲在車鬥裡,看著前麵開著拖拉機,腰杆挺得筆直的張耀,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話。
“耀子,你……你現在真跟以前不一樣了。俺……俺都有點看不懂你了。”
張耀沒有回頭,隻是看著前方那條通往青石村的,充滿希望的黃土路,手上,更緊地握住了拖拉機的方向盤。
拖拉機“突突突”的轟鳴聲,像是凱旋的號角,遠遠地從村口傳了過來。
整個青石村,像是被提前點燃的炮仗,瞬間就炸了!
“回來了!回來了!耀子回來了!”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嗓子,正在作坊裡埋頭乾活的婦人,正在地裡鋤草的漢子,正在家門口曬太陽的老人,全都扔下了手裡的活計,潮水一般朝著村口湧去。
當那輛熟悉的東方紅拖拉機,頂著一路風塵,出現在眾人視野裡的時候,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車上,不光有張耀和張大山,在他們中間,還坐著一個穿著嶄新白大褂,戴著金絲眼鏡的年輕人!
城裡人!還是個文化人!
那就是縣裡來的技術員!
這個念頭,像是電流一樣,瞬間竄遍了所有人的腦子。他們的眼神裡,充滿了敬畏、好奇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
他們青石村,這個鳥不拉屎的山溝溝,祖祖輩輩刨土為生,啥時候有過這種光景?居然能把縣城裡的大專家給請到家裡來!
王隊長早就等在了村口,他看到高建國,三步並作兩步就迎了上去,緊緊握住了對方的手,激動得滿臉放光:“高技術員!歡迎!歡迎啊!我是青石村的王大海,歡迎您來我們村指導工作!”
高建國被這陣仗給嚇了一跳。
來的時候,他以為隻是跟著一個有點門路的農民老板下鄉看看。可現在這架勢,全村出動,村長親迎,簡直比縣裡領導下來視察還要隆重!
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旁邊一臉平靜的張耀,心裡對這個年輕“老板”的能量,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王隊長,您太客氣了!”高建國趕忙調整好心態,臉上掛著職業的微笑,“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
張耀從駕駛座上跳下來,對著圍觀的村民們朗聲說道:“鄉親們,都讓一讓!讓高技術員先進村!咱們今天有正事要乾!”
人群自動分開一條道,看向張耀的目光裡,已經帶上了一種近乎崇拜的光芒。
耀子,是真的出息了!不光自己發財,還真把縣裡的能人給請來了!
張耀沒耽擱,直接帶著高建國和王隊長,往村後的山坡走去。張大山和十幾個村裡的壯勞力,扛著鋤頭鐵鍬,緊緊跟在後麵。而更多的村民,則像一個巨大的尾巴,遠遠地綴著,誰也不想錯過這曆史性的一刻。
喜歡重生70,從給妻女煮碗白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70,從給妻女煮碗白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