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你好。”她的聲音不大,但很清晰。
“張顧問,陳會計,快,樓上請!咱們到我辦公室裡,喝茶慢慢談!”王建國熱情地把兩人往二樓引。
進了辦公室,王建國又是倒茶,又是遞煙,殷勤得不得了。
張耀沒碰那煙,隻是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
陳桃花則始終抱著那把算盤,端端正正地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
寒暄了幾句,王建國終於忍不住,試探著開口了。
“不知道……陳會計這次來,是想談一筆什麼樣的……大生意啊?”他特意在“大生意”三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在他看來,一個村裡的合作社,能有什麼大生意?
無非就是想貸個千兒八百的,買點化肥種子。
要不是看在張耀那本工作證的麵子上,他根本不會親自接待。
陳桃花沒說話,她看向了張耀。
張耀放下茶杯,看著王建國,笑了笑。
“王主任,我們不是來貸款的。”
“哦?”王建國愣了一下,“那……那是?”
“我們是來,給你們信用社送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張耀靠在沙發上,姿態很放鬆,但說出來的話,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場。
“我們青石村,現在有一個菌菇培育合作社。目前,有標準化的培育大棚二十個,一個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主要產品,是高品質的黑木耳。”
“這是我們合作社的賬本,上麵記錄了從成立到現在的每一筆收支。你可以先看看。”
張耀說著,從陳桃花一直帶著的布包裡,拿出了那本厚厚的賬本,放到了王建國麵前的茶幾上。
王建國將信將疑地拿起賬本。
他本來以為,就是個小學生作業本似的流水賬。
可當他翻開第一頁,看到那清秀工整的字跡,和條理清晰的記賬格式時,他的表情,就變得嚴肅了起來。
“九月十五日,采購菌種,花費一百二十元……”
“九月十八日,搭建大棚,材料費三百元,人工費一百五十元……”
“九月二十二日,收到馬文才賠償款,兩千元整……”
賬目記得清清楚楚,每一筆錢的來龍去脈,都寫得明明白白。
這哪裡是村裡的賬本?
這比他手下那些科班出身的會計,做得還要規範!
王建國越看越心驚。
尤其是當他看到,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個合作社的賬上,就已經有了近兩千塊的現金流時,他看陳桃花的目光,徹底變了。
那不再是輕蔑,而是一種專業人士之間的審視和尊重。
“陳會計,這賬……都是你一個人記的?”
“嗯。”陳桃花點了點頭。
王建國深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今天這事,可能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張顧問,陳會計,你們的合作社……很有潛力。”王建國放下了賬本,扶了扶自己的金絲眼鏡,“不知道,你們這次來,是想讓我們信用社……如何參與進來?”
他把“貸款”兩個字,換成了“參與”。
張耀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知道,魚兒上鉤了。
“我們合作社,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建一個木耳加工廠。”
“對木耳進行篩選、烘乾、分級和包裝,直接對接省城的供銷渠道。”
“目前,廠房的地皮已經批下來了。我們自己,可以拿出兩千塊的啟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