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裡的氣氛有些嚴肅,喬安沒想到李君山要和自己說的是關於工作調動問題。
“小喬,聽說你被調去了‘蛟龍三號’項目組?”
喬安隻愣了一瞬,表情便恢複了正常。
李君山雖說退下來了,但人脈關係擺在那裡,聽到些風聲也很正常。
“是的李爺爺,我今天來,本也是想告知您這個消息,不過調令雖下了,具體時間還沒有說。”
喬安這話一出,書房裡的空氣忽然靜了靜。
李君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臉上的笑容也淡了些,思慮了好一陣才緩緩開口,“‘蛟龍三號’?是總裝那邊牽頭的那個項目?”
“是!”
喬安沒察覺到異樣,說話的語調都上揚了兩分。
“為了這個項目,我已經好幾晚都睡不著覺,我已經查閱了現有的所有文獻,我能肯定明年春天一定會完成首輪調試。”
李君山放下茶杯,指節輕輕敲了敲桌麵。
他沉默了片刻,抬眼看向喬安,眼神裡帶著幾分複雜。
以喬安的學識,她若加入項目組,必是如虎添翼,而且若項目能成對喬安的未來科研事業發展也有益。
可惜…
“小喬,我這裡聽到一些風聲,國家要調整三線建設的優先級,部分非緊急項目可能要……”
“調整?”
喬安臉上的笑容頓了頓,她愣愣地看著李君山,她並不懷疑對方話裡的真實性。
對方雖說是聽到了風聲,可喬安明白那是不能再更改的決定。
“李爺爺,您的意思是…‘蛟龍三號’要調整?可研究所裡剛通知我調任,怎麼會…”
“研究所裡可能還沒接到正式文件。”
李君山歎了口氣,聲音放得緩了些。
“有個老夥計他剛在軍區開了緊急會議,明確說了,為了保障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今年上半年,包括‘蛟龍三號’在內的五個軍工項目,要暫時擺停。”
“擺停?”
這兩個字像重錘一樣砸在喬安心上,她猛地站起身,椅子在水泥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響。
她察覺出自己的失態,緩了緩又坐了下去。
這是原書劇情中沒有出現的事情,她覺得有些震驚。
這些項目一旦擺停,那麼即使以後再啟動,也會落人一步。
她雖理解但心裡還是有些失望,好在她不是一個真正的年輕研究員。
不然一個在研究所整整五年的人,好不容易參與進一個真正的大項目。
最後卻因為項目停擺,之前一切的努力付之東流,隻怕會低沉一陣。
李君山沉默著,想起老夥計和自己說的話。
“為響應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即日起,暫停‘蛟龍三號’等項目研發,人員暫由各單位統一調配……”
“事情隻怕不會再有改動,你可以等等消息再說。”
喬安冷靜下來後,心思也漸漸清明。
她知道國家有國家的難處,去年南方鬨了水災,糧食減產嚴重,城裡的糧票都緊了不少。
“真的不能再等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