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色未亮,趙家小院的灶房裡已經透出了微光。
趙鋒睜開眼,身邊的床鋪空空蕩蕩,隻有一絲餘溫。
他沒有賴床,起身穿衣,動作比平時慢了許多。
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氣騰騰的肉粥和雜糧餅。
陳卿舒、葉芷怡、林清月和姹紫四人,都安靜地坐在那裡,誰也沒動筷子。
她們的眼睛都有些紅腫,顯然一夜未眠。
這頓飯,吃得異常沉悶。
沒有人說話,隻有碗筷偶爾碰撞的輕響。
飯後,趙鋒將那杆“斷魄”長槍用厚厚的麻布一圈圈纏好。
又將內甲穿好。
弓箭和一些乾糧衣物打成一個包裹,用一根扁擔挑在肩上。
一頭是槍,一頭是行囊。
頗有林教頭的感覺!
“我走了。”
趙鋒看著她們,聲音有些沙啞。
“相公,我們送你到村口。”
陳卿舒挺著還不明顯的小腹,第一個站起身。
葉芷怡她們也跟著站起,眼神堅定。
趙鋒點點頭,沒有拒絕。
一行五人,走在清晨的村道上。
晨霧彌漫,四女的抽泣聲被壓得很低。
卻像小錘子,一下下敲在趙鋒心上。
村口的大槐樹下,已經聚集了黑壓壓的一片人。
其餘即將出征的趙家村壯丁,和他們哭哭啼啼的家人,將整個村口堵得水泄不通。
女人的哭喊,孩子的啼哭,老人的叮囑。
混雜在一起,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村長趙德和亭長趙凱站在人群前,臉色凝重。
看到趙鋒過來,趙德歎了口氣。
走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將他拉到一旁,壓低了聲音:“鋒子,村裡這些後生,就數你最有本事,也最有威望。到了那邊,多照看
他們一些。”
趙鋒看著那些或茫然、或恐懼、或強裝鎮定的年輕麵孔,鄭重地點了點頭:“德叔放心,隻要我趙鋒還有一口氣在,就會儘力把他們活著帶回來。”
這句承諾,擲地有聲。
時辰已到,在亭長趙凱的催促下,隊伍終於開始挪動。
“爹!娘!我走了!”
“當家的!你一定要回來啊!”
哭喊聲撕心裂肺,五十名漢子一步三回頭,最終還是彙入了前往縣城的土路。
迎著初升的朝陽,一行人沉默地趕路。
隊伍裡彌漫著悲傷和不安,許多人還在偷偷抹著眼淚。
走出幾裡地後,趙鋒停下腳步,將擔子往地上一放。
眾人見狀,也紛紛停了下來,不解地看著他。
趙鋒掃視了一圈,開口了。
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都把眼淚給我收回去!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子!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家裡的兒子、丈夫、老子,你們是兵!”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起來:“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投了義軍,殺官兵,吃香喝辣,光宗耀祖?我告訴你們,都是他娘的屁話!”
“我打聽過了,義軍的大部隊,前不久剛吃了敗仗,現在正被官軍攆著打!我們這些人,一過去就是填坑的炮灰!想活命的,都給我聽好了!”
“上了戰場,彆逞英雄,彆當出頭鳥!都把招子放亮點,一切聽我號令!誰要是敢亂衝,彆怪我趙鋒不認同鄉的情分!你們的命是命,家裡還有老婆孩子等著你們回去!”
一番話,如一盆冷水,澆熄了眾人心中那點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們看著趙鋒,眼神從不解變成了信服和依賴。
是啊,打仗不是兒戲,是要死人的!
隊伍再次上路,氣氛卻截然不同。
悲傷少了,凝重多了,腳步也快了許多。
一行人負重疾行,終於在中午之前,趕到了縣城。
城門外,早已是人山人海。
從十裡八鄉彙集過來的壯丁,烏泱泱地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