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阜陵城。
縣府衙門內燈火通明,氣氛卻比外麵的夜色還要冰冷凝重。
縣丞沈佩玉一張臉白得像紙,額頭的冷汗浸濕了發髻。
他端著茶杯的手一直在抖,茶水灑了大半,卻渾然不覺。
“反賊趙鋒大軍兵臨城下,不日便要攻城!”
“諸位,都說說吧……這,這可如何是好?”
他的聲音帶著哭腔。
堂下,文武官員分列兩旁,神色各異。
武將那邊,為首的都尉孫康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杯亂跳。
“怕什麼!他趙鋒不過一反賊,還能真把我們都殺了不成?”
孫康是個粗壯漢子,一臉橫肉,“我阜陵城高牆厚,尚有守軍三千,糧草足夠支用半年!他遠道而來,能奈我何!”
“孫都尉說得對!”
另一名武將附和道,“我等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豈能被一反賊三言兩語就嚇破了膽?傳出去,我等的臉麵何存!”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慷慨激昂。
仿佛已經看到了擊退敵軍,加官進爵的場麵。
沈佩玉聽得心驚肉跳,卻又不敢反駁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夫。
他的目光,隻能求助似的投向另一側的文官。
然而,以城中大族王、李、張三家為首的幾位主簿、縣尉。
此刻卻個個眼觀鼻,鼻觀心,老神在在地站著,一言不發。
隻是在無人注意的角落,幾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這場所謂的議事。
最終在武將們的叫囂和文官們的沉默中,不了了之。
孫康等人罵罵咧咧地走了。
揚言明日一早就要登上城樓,給反賊一點顏色看看!
沈佩玉Z則是癱坐在椅子上,如喪考妣。
……
半個時辰後。
城東。
王家的一處彆院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這裡沒有衙門的緊張,隻有氤氳的茶香和壓抑的低語。
阜陵城內有頭有臉的幾大世家代表,全都到齊了。
為首的,正是白天在堂上沉默不語的王家家主王洵。
“諸位,今日衙門裡的情形,想必都看清楚了。”
王洵抿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開口,打破了沉默。
“哼,孫康那莽夫,匹夫之勇,不足為謀。”
李家的代表冷笑一聲,“他想死,我們可不想給他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