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
曆陽城內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卻又緊張忙碌的景象。
王府旁邊。
專門開辟出的一座寬敞院落裡。
每天都回蕩著趙鋒清朗而富有磁性的聲音。
“所謂‘趙數’,其精髓在於簡化。壹貳叁寫起來繁瑣,不利於快速計算。而1、2、3,則一目了然……”
“所謂‘科學’,便是格物致知。我們腳下的大地為何是圓的?因為遠航的船隻,最先消失的是船身,最後才是桅杆……”
趙鋒負手站在一塊用木炭塗黑的巨大木板前。
手持白色的石灰筆。
將前世的知識,用這個時代的人能理解的方式,娓娓道來。
台下。
李伯智、夏侯昱,以及數十名從曆陽大學挑選出的。
即將成為第一批教師的士子們,聽得如癡如醉。
他們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恍然大悟,時而激動得滿臉通紅。
趙鋒前世本就是曆史係博士。
口才便給,邏輯清晰。
講起課來更是信手拈來,深入淺出。
他所展現出的淵博學識。
徹底征服了這些自視甚高的文人。
他們看向趙鋒的眼神。
已經從敬畏,演變成了狂熱的崇拜。
而在城外的另一片官田裡。
崔泰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他卷著褲腿,滿身泥水。
正耐心地對著一百名皮膚黝黑、眼神淳樸的農家學生大聲講解。
“看清楚!這曲轅犁的關鍵,就在於這個‘轅’!它是彎的,不是直的!這樣轉動起來才省力!”
“還有犁壁,一定要打磨光滑,才能更好地翻開泥土!”
他一邊說,一邊親自上手演示。
那些農家子弟學得極快,他們本就熟悉農活,對這些新奇而高效的農具充滿了渴望。
短短十幾天。
第一批像模像樣的曲轅犁和水車,便在他們手中誕生。
整個曆陽。
都沉浸在這種創造與學習的狂熱氛圍之中。
……
時光飛逝,轉眼便是二月底。
天氣回暖,冰雪消融。
柳梢頭已見點點新綠。
城門外,崔泰帶著他那一百名學有所成的學生,整裝待發。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與使命感。
趙鋒親自前來為他送行。
“主公,臣此去衡山郡,必定不負所托!春耕之前,必讓曲轅犁與水車,遍布衡山郡的每一寸土地!”
崔泰對著趙鋒,鄭重一拜。
“我信你。”
趙鋒扶起他,拍了拍他愈發堅實的肩膀,沉聲道:“記住,百姓的飯碗,就是我們大業的根基。去吧,去為我,為這天下的百姓,將這根基,牢牢地紮進土裡!”
“諾!”
崔泰眼眶一熱,重重抱拳。
隨即轉身,帶著他的百人“農技隊”,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南下的官道。
又是半月過去,已是三月陽春。
曆陽大學與曆陽軍校。
經過數月的緊張營造,終於正式落成。
這一日,曆陽城萬人空巷。
百姓們自發地湧上街頭,想一睹這兩座前所未有之學府的風采。
更想一睹那位為他們帶來安穩生活,如今又為他們子弟開辟了通天大道的九江王。
趙鋒身著玄色王袍。
在李伯智、夏侯昱等文臣,與張豹、李虎等武將的簇擁下。
登上了曆陽大學門前的高台。
台下,是數以千計的,從兩郡之地選拔而來的學子。
他們穿著嶄新的學子服,一張張年輕的臉上,寫滿了激動與期待。
趙鋒目光掃過全場,聲如洪鐘:“今日,我隻說兩句話。”
“這第一句,送給你們,曆陽大學的學子們。”
他深吸一口氣,每一個字。
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重重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轟!
這四句話,如晨鐘暮鼓,如驚雷貫耳!
台下的士子們,瞬間呆立當場!
李伯智、夏侯昱更是渾身劇震,眼中迸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這是何等宏大的誌向!
這是何等磅礴的胸襟!
一時間,無數文人熱淚盈眶。
他們隻覺得胸中一股浩然之氣勃然而發,恨不能立刻為這四句誓言。
拋頭顱,灑熱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知是誰先喊出聲。
緊接著,山呼海嘯般的跟從聲,響徹雲霄!
趙鋒抬手,虛虛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