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聊著些府裡的趣事,或是腹中孩兒的動靜。
方瑾瑜與吳念薇如今已經顯懷,眉眼間滿是初為人母的喜悅與期待。
陳卿舒則安靜許多。
但看向趙鋒的眼神,充滿了依賴與柔情。
一頓飯,吃得輕鬆而愜意。
飯後,宮人撤下碗筷,奉上香茗。
趙鋒卻沒有在此多做停留。
他站起身,目光掃過三女。
“卿舒,瑾瑜,念薇,你們隨我來書房一趟。”
三女聞言,皆是一怔。
她們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疑惑。
但還是順從地站起身,跟著趙鋒走向了書房。
夜深人靜,書房內燈火通明。
趙鋒卻毫無睡意。
他沒有坐在書案後,而是站在書房中央。
在他麵前,立著一塊新搬來的巨大黑板。
黑板的最上方,用白色的粉筆,蒼勁有力地寫著七個爵位。
文臣三等,自上而下,分彆是:上大夫、博士、都君。
武將四等,自上而下,分彆是:徹侯、關內侯、大庶長、公乘。
而在黑板旁的一張長案上。
則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一堆用竹簡製成的牌子。
每一個牌子上。
都刻著一個追隨他至今的文武官員的名字。
夏侯昱、李伯智、淩倉、張豹、趙大牛、趙富貴、盛之煥、諸葛晦……
密密麻麻,幾十人。
每一個名字。
都代表著一份浴血拚殺的功勞,一份嘔心瀝血的謀劃。
陳卿舒、方瑾瑜、吳念薇三女走進書房。
看到這番景象,都明白了什麼,神情不自覺地變得嚴肅起來。
趙鋒看著黑板上的名字,眉頭緊緊鎖起。
分封。
看似是論功行賞。
實則是封王之後,最重要的一次權力再分配。
這比打一場決定生死的大戰役,還要艱難百倍。
如何平衡最早跟隨自己的趙家村舊部。
與後來投效的九江、廣陵等新晉勢力?
如何安撫那些戰功赫赫卻驕橫難馴的莽撞武將?
如何提拔重用那些才華橫溢卻根基尚淺的新晉賢才?
如何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脫韁,不亂套?
這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足以讓他殫精竭慮。
他緩緩轉過身,看著麵前的三位妻子。
“今日叫你們來,是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趙鋒的聲音很平靜,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鄭重。
“卿舒,你是我正妻,未來的楚王後。凡事需有主母的格局與眼光,為我穩固後宅,也要能看清大勢。”
“瑾瑜,你出身大儒之家,飽讀詩書,聰慧明理。我希望你能從‘法’與‘理’的角度,為我剖析利弊。”
“念薇,你曾是大乾公主,自幼耳濡目染皇家權術。對於分封製衡,安撫人心,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的門道。”
趙鋒的目光在三女臉上一一掃過。
“稍後,我每拿出一人,你們各自發表意見。可以說任何想法,不必顧忌。”
“但,最終的決定,由我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