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行文,與前麵三篇截然不同。
沒有引經據典,沒有空談大道。
它隻是平鋪直敘,問了幾個問題。
“北地苦寒,冬日無蔬,民多患病,若暖房遍地,冬日可食綠菜,此利大否?”
“大軍遠征,水土不服,軍糧單調,兵多病倒,若罐頭隨行,千裡可食肉糜,戰力存否?”
“水師遠航,經年不歸,敗血之症,如影隨形,若鮮果封存,萬裡可食,海軍強否?”
一個個問題,直白而尖銳!
最後,文章做出結論。
“琉璃暖房,可使北地不輸江南,此為農之基石!”
“鐵皮罐頭,可使遠征不慮後勤,此為戰之利器!”
“此二物,非奇技淫巧,乃經世濟國之重器!其功,可抵十萬大軍!”
李伯智與夏侯昱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瞬間明白了趙鋒的用意!
先將所有反對的聲音放出來,讓他們儘情宣泄。
然後再用這篇“樹人”的文章。
用最無可辯駁的事實,給出致命一擊!
這不是在辯論!
這是在教化!
“三日後,孤要襄陽城放報,人手一份。”
趙鋒的聲音響起。
……
三日後。
《大楚日報》橫空出世!
一張張還散發著墨香的紙張。
通過無數個報童的呼喊,傳遍了襄陽城的每一個角落。
“快報!快報!《大楚日報》創刊!楚王廣開言路,論國之大事!”
“馬元、蒲駿封君,到底該不該?報紙上吵起來啦!”
酒樓、茶肆、官署、軍營……
所有人都被這新奇的玩意兒吸引了。
一文錢一份,不貴。
無數人掏出銅板,搶購一空。
南城軍營。
獨臂千夫長陳默,也拿到了一份。
他識字不多。
但還是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激辯】板塊。
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文章,裡麵描述的沙場慘狀。
“說得對!他娘的說得太對了!”
“就是這個理!憑什麼!”
周圍的士兵們,群情激奮。
可當他們翻到最後一篇,看到那個名叫“樹人”的文章時。
喧囂的營地,忽然安靜了下來。
“暖房……冬天……吃綠菜?”
一個老兵喃喃自語,他來自北方,知道冬天的滋味。
“罐頭……遠征……吃肉?”
另一個士兵咽了口唾沫,他想起了在衡山啃草根的日子。
陳默死死盯著那句“其功,可抵十萬大軍!”
腦子裡一片轟鳴。
他還是不服,可心中那股理直氣壯的憤怒。
卻像是被什麼東西,鑿開了一道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