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最新一期的《大楚日報》。
以史無前例的頭版頭條,刊登了一份名為《恩典令》的詔告。
報紙的排版極其考究,最顯眼的位置,是一幅精心繪製的插畫。
畫上的趙鋒。
身著常服,站在南陽郡的田埂之上。
麵容帶著一絲憂慮與疲憊,正俯身與一位老農親切交談。
那姿態。
不像是一位殺伐果斷的君王,反倒像個為民生而憂心忡忡的仁厚長者。
詔令的文章更是辭藻華麗,文采斐然。
通篇都在訴說南陽“天災”帶來的苦難,以及趙鋒為此寢食難安的“仁德之心”。
文章的最後,筆鋒一轉,落到了最關鍵的地方。
“……孤反躬自省,深感一人之智有限,獨木難支。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正需集思廣益,共渡難關。故此,特邀各郡“賢良方正之士”,入襄陽,共商國事!”
“孤意,成立“參議院”,凡我南十六郡之民生、財政、律法等要務,皆可由參議院議定,呈報於孤。此為萬世之基,望諸君……踴躍赴之!”
一石激起千層浪!
《恩典令》隨著《大楚日報》鋪天蓋地的發行。
如同一場劇烈的風暴,瞬間席卷了整個南十六郡!
所有僥幸躲過一劫。
本已在南宮家的血腥結局麵前瑟瑟發抖的世家大族。
在看到這份報紙時,全都懵了。
赦免?
不追究了?
還要成立參議院,邀請他們去襄陽“共商國事”?
這……這是真的?
短暫的驚愕之後,便是難以抑製的狂喜!
他們原本以為趙鋒會掀起一場血腥清洗,所有與南宮家有染的人都難逃一死。
可現在,趙鋒非但沒有追究。
反而擺出了一副“示弱”和“分權”的姿態!
“快!快去把三公子叫來!”
“備車!備上好的車馬!還有,把庫房裡那尊前朝的玉佛給我帶上!”
“告訴族中子弟,誰最能言善辯,誰就代表我王家去襄陽!”
相似的場景,在九江、潁川、巴郡……
在南十六郡的每一個世家大族府邸中上演。
恐懼一掃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野心與貪婪。
在他們看來,趙鋒終究還是怕了!
以前還是泥腿子,可以任性,可以不把他們當人!
但現在成了楚王,坐擁十六郡。
為了穩住局勢。
還不是要向他們這些地頭蛇低頭、妥協!
參議院!
這不就是變相的分權嗎?
一旦能在襄陽站穩腳跟,掌握了民生與財政的大權。
那趙鋒豈不就成了一個空有兵權的傀儡?
一時間。
南十六郡通往襄陽的官道上,車馬不絕於途。
一輛輛裝飾華麗的馬車,載著各家精心挑選的子弟和堆積如山的厚禮,向著權力的中心彙聚而去。
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誌在必得的笑容。
生怕去得晚了,錯過了這場瓜分權力的盛宴。
......
襄陽,承運殿。
夏侯昱拿著戶部剛剛呈上來的開支預算。
上麵羅列著為了籌備“招賢宴”而產生的巨額花銷。
酒水、食材、歌姬、侍從……每一筆,都堪稱奢靡。
他看著那驚人的數字。
臉上卻不見絲毫心疼,反而露出一抹笑意。
“餌料越是香甜,咬鉤的魚,才會越大,越肥啊。”
……
與此同時。
北境。
風雪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