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吹自擂的很難讓人相信的,所以還是需要羅胖做個中間人好些。
不過羅胖推薦一個東西,一般都需要他自己去了解下。這個也不難,可以帶給他看看。
於是不久後,酷酷網一個內容部的人聯係了他,給了一個看短劇的機會。
這位內容部的工作人員叫張永興,他看了一集後覺得還可以,覺得這不像是一個大學生就能拍出的作品,有老師指導還是什麼?
“你現在在京影讀大二?”
“是的。”
“製作費花了多少?”
“50萬。”
沒有說錯,跟老師和朋友可以說實話,但是現在是要賣出去的,肯定得說高一點。而且三十萬是沒算他編劇和導演費用的。
“錢是誰出的?”
“我自己出資的。”
張永興點點頭,他對李景坤不了解,以為對方是個富二代。
“短劇拍的還可以,不過因為拍完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少了廣告植入之類的,少了一部分收入。”
說的是廢話,一個大學生拍的短劇,放映的平台都也沒有,誰要給你廣告植入了?
估計對方是有興趣,但想壓價?
張永興說:“你想賣多少錢?”
談的是一次性買斷,李景坤說:“我也是第一次賣片,不了解,你看你們能出多少錢,我看合適不。”
張永興說:“因為我才看了一集,後麵兩集還沒看,而且也得拿回去給領導也看下,現在就想先了解你的心理預期。”
拿回去看?
李景坤想了一下,也不擔心對方私自上傳或者傳播出去什麼的,因為要傳出來也要花錢啊。
很多導演拍短片就是為了名而不是利,你免費幫他的短片宣傳可能他還會感謝你。
電影不一樣,電影是要拿到電影院賣票的,而且也花錢宣傳了,所以那東西不能提前泄漏。
李景坤說:“不然這樣吧,你拿回去給領導看看,再商量一下,談妥了再跟我聯係,說下報價看看。”
一般買賣誰先開價就誰先輸,他沒想賣很多,但是至少也有一個50萬打底了,如果對方真要買,不可能開低於50萬的價格吧?
於是兩人就此分彆了,過後再聯係。
幾天後,張永興打來電話,說跟經理認真看並研究後,給出了65萬的價格。
說實話,李景坤覺得有點低。也不知道他們是真的認為這短劇隻值這個價,還是說在壓價什麼的。
三集短劇,製作費50萬,其實挺省錢的了。短片《老男孩》花了70多萬拍的。
當然,如果拍的不好,你花了一千萬拍的也不會有人出價。
李景坤不想來來回回搞太多次,因此說:“這樣吧,我給一個價格,你們再研究下看看。一集60萬,3集一起算180萬。”
其實3集短劇現在在國內有點尷尬,幾乎很少人會拍這麼短的電視劇。不像國外一些國家,有的電視劇隻拍3集的。
當然,一集的時長肯定不止二三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