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不錯啊。”潘恩依感歎了一下。
“是的,挺好看的。”青子也挺喜歡的。
故事完整,人物真實,情感真摯。
不雷人、少做作、有激情。
而且說的都是很多年輕人經曆過的事,很能引起共鳴。
“真的是伱師弟拍的?”
“是的,他現在在學校裡很出名。”
“那也太厲害了吧?他叫什麼名字來著?”
······
第四天,周一的票房有180萬。其實算是個不錯的消息了,
然後那些通稿的威力也顯示出來了,再加上周一的上座率也可以,因此周二很多院線都增加排片量。
周二票房實現了逆跌,拿到了220萬!
隨後幾天票房都算堅挺,因此自然又得一通吹。
即使彆人,比如《槍王》和《危情大諜戰》,都已經幾千萬票房了也不管,做好自己的就行——反正電影都開始賺錢了,基本任務完成了。那麼再追加一些宣傳費也無所謂。
回本之後,就是儘可能地把票房弄高、弄漂亮一點。
於是又拿出十部愛瘋4出來抽獎,同時增加了一百份零食大禮包。
因此在口碑不錯,營銷還算給力的情況下,第二個周五到周日,每天都有超過250萬的入帳。
因此上映十天後,《青春派》的全國實際票房已經突破了2170萬!
或許比起《槍王》的上億票房和《危情大諜戰》的七八千萬還差很遠,可是比起同時期的其他作品,已經是非常搶眼了。
況且,這還是一部年輕導演的處女作啊!
小成本作品,也沒有什麼正經的大牌明星。因此這個成績可以說是非常驚人了!
絕對的票房小黑馬啊!
很多人都開始對“李景坤”這個名字特彆留意了起來。而且即使沒在買通稿,也有很多網站和媒體主動幫他們報道電影的消息,同時關於李景坤的一些資料也慢慢被披露出來。
“哈哈哈,那個娘炮演得太搞笑了,我覺得整部電影就他演得最好。”
“居然存在一部這麼自然的在說人話辦人事的國產電影!導演好棒!很喜歡!”
“‘凡是真心相愛的,最後都散了;凡是搭夥過日子的,最後都成了。’這句台詞印象尤為深刻。”
····
“《青春派》我看了,拍得挺好的。導演真的很有才華啊!”
7月底的時候,李景坤和周德澤約見了青年演員高美媛,雙方商討新項目《建築學概論》的事情。
對於31歲的高美媛來說,李景坤這個小她10歲的導演確實太年輕了一點,但是現在的李景坤展現出來的實力已經足以引起彆人的重視。
再加上《建築學概論》本身屬於暢銷書,改編出來的劇本也很優秀和完善,因此她很感興趣,就是有一點不好:她隻是女主角之一,年輕時代的部分竟然不是由她飾演。
於是打算跟導演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修改一下拍攝計劃。
不過年輕導演的態度比較堅決。
“年輕時代的部分肯定得找符合年紀的演員來演,因為形象要契合。再者觀眾也看得出來。我承認化點妝,用衣服搭配一下,也能讓你跟大學生沒什麼區彆;
但是美媛姐太出名了。同時出演少年時代和中年時代容易讓觀眾出戲;一出戲的話觀影體驗就沒那麼好,就得不償失了。
你放心,中年版的女主角也才三十多歲,也是女人最成熟最美豔的年齡之一,到時我也會把你拍得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