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錢振國和一屋子人狂熱、崇拜、探究的目光,林颯的表現,依舊淡定得讓人發指。
她仿佛不是那個創造了奇跡的“神”,而是一個剛剛完成了期末考試的學生,正在平靜地等待公布成績。
她從人群的包圍中,從錢振國激動得幾乎要捏碎她骨頭的手中,輕輕地抽回了自己的手。
然後,她走到了實驗室的白板前,拿起了記號筆。
“院長,各位老師、同學,請安靜。”
她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和安撫人心的力量。原本喧囂沸騰的實驗室,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灼灼地看著她,等著她揭開謎底。
林颯轉過身,開始在白板上書寫起來。
“關於‘生物電場靶向激活療法’,其核心在於三個關鍵參數的協同作用。”
她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畫出複雜的電路圖和分子結構式。
“第一,電場模型的構建。我采用了銅、銀、鐵三種不同電導率的金屬,構建了一個非對稱性的複合螺旋磁場。它的作用,是模擬生命體在萌發初期,胚根和胚軸之間形成的天然電勢差,從而誘導種子內部的休眠電場產生極化。”
她畫出的電路圖,複雜而又精妙,看得在場的一眾理科生眼花繚亂,卻又覺得似乎蘊含著某種深刻的物理學原理。
孫明更是看得兩眼放光,他感覺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正在向他打開。
“第二,激活液的配方。其中的礦物微量元素,並非直接提供營養,而是作為‘離子通道’的催化劑。在外部電場的作用下,這些特定的金屬離子,能夠暫時性地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為後續的信號傳導打開一條‘綠色通道’。”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頻率共振。我使用的超聲波頻率,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它與‘北境3號’大豆種皮纖維的固有振動頻率,以及其內部休眠蛋白質分子的某段肽鏈的共振頻率,形成了三重耦合。這種耦合共振,能夠以最小的能量,產生最大的結構性鬆動效果,從而徹底打破種子的‘物理封印’。”
一套套理論,一個個名詞,從她口中說出,清晰嚴謹環環相扣。
她甚至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實驗記錄本,遞給了錢振國。
“院長,這是我昨天二十四小時的全部實驗記錄。包括電壓的實時調整曲線、激活液離子濃度的梯度變化、以及聲波頻率的微調數據,都在裡麵。”
錢振國顫抖著手接過那本記錄本。
翻開一看,裡麵全是密密麻麻的數據和曲線圖。字跡清秀,但內容卻深奧得讓他這個老院長都感到頭皮發麻。
什麼“納安培級電流階梯式脈衝”、“皮克法拉級電容補償”、“亥姆霍茲線圈場強模擬”…
這些詞彙,單獨拿出來他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形成這一套完整的、自洽的理論體係,他隻能感到深深的震撼和無知。
這哪裡是一個大一學生能搞出來的東西?
這分明是一個全新的、足以開宗立派的交叉學科學術成果!
孫明也湊過來看了幾眼,隨即,他整個人都僵住了。他看著記錄本上那些他聞所未聞的公式和模型,再看看白板上那個侃侃而談、仿佛全身都在發光的清冷少女,他終於明白了什麼叫“降維打擊”。
他引以為傲的專業知識,在林颯這套“林氏生物電學”麵前,簡直就像是小學生在背九九乘法表,而對方,已經開始手寫微積分了。
這一刻,他心中最後的那一絲絲不甘和懷疑,也徹底煙消雲散。
剩下的,隻有五體投地的拜服。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孫明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頓悟後的狂熱,“非對稱磁場…離子通道催化…三重耦合共振…天哪,這簡直是天才!真正的天才構想!”
有了孫明這個“權威人士”的背書,其他研究生們看林颯的眼神,已經從崇拜,升級為了仰望神明。
“聽懂了嗎?”
“聽不懂,但我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