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軍營,蕭平安向北而行,越走越快,來到江邊,正見一塊巨石。飛步上前,出拳猛擊。“嘭嘭”之聲,片刻功夫,雙拳已是血肉模糊。
正發泄間,遠遠腳步聲響,一人正奔過來。
蕭平安回頭,看著那人直奔自己而來。轉眼到了近前,卻是前日遇到那個似曾相識的漢子。蕭平安一臉陰鷙,冷冷看他。
那人慌忙止步,笑道:“蕭大俠,你不認識我了?”
蕭平安道:“有屁就放。”
那人笑意不減,道:“我是鄭明啊,咱們仁懷見過的。”此人乃是玄天宗一地的護法,與蕭平安也是在仁懷打僵屍時遇到。
蕭平安這才依稀想起,道:“你是玄天宗那個。”
鄭明道:“對,對,就是小人。”他年紀比蕭平安大上許多,如今已是甘心自稱小人。方才蕭平安大戰盛世譚,他混在人群之中,看的也是驚心動魄。
蕭平安不給他好臉,道:“你要作甚?”
鄭明道:“蕭大俠既要尋那盛雲英報仇,如今她勢大,蕭大俠何不也尋些幫手?”
蕭平安冷笑一聲,道:“原來你是吳曦的探子。”
鄭明道:“蕭大俠難道還有門戶之見?”
蕭平安道:“你有什麼幫手?”
鄭明道:“我家淩門主武功不在盛世譚之下,正是臂助。不如蕭大俠隨我去興州,咱們從長計議。”
蕭平安心動,方才這幫人中,也就盛世譚武功明顯高出自己一截,方才若有人能牽製,自己未必不能得手。
正自猶豫,鄭明道:“城中還有蕭大俠一位老相識,你定要見的。”
蕭平安斜他一眼,道:“賣什麼關子!”
鄭明笑道:“葉素心葉姑娘也在城中。”
兩人向北又行四五裡,一處偏僻河岸前,鄭明拿出個哨子吹了幾聲,約莫一刻鐘功夫,對麵劃過一艘小船。
蕭平安情難自己,不想葉素心竟也到了此處。按照鄭明所說,葉素心竟是跟隨金國的使團而來。
吳曦登基,便將興州僭改為興德府,但基本無人理會,都仍以興州稱呼。興州城如同一個漏鬥,漏鬥嘴在南,正是嘉陵江和玉帶河分流之處。最南端,東西不過一裡,極為狹長,越往北端,才越是寬廣。
有水為屏障,這興州城倒修的不是很高,不過三丈上下。而且甚是貼近水邊。近處看,牆根之處,多有墨綠青苔痕跡,想是水漲時,經常淹到此處。
小舟泊岸之處,並非城門,城頭有巡視的士卒發現,想是知道由來,也不過問。三丈高的城牆,自是難不住兩人,先後跳上。
蕭平安在前,身子躍起,單足一點,手已攀住城頭,翻身而上。鄭明卻是手腳並用,中間還停了一停。本是他攀登在前,等他上了城頭,蕭平安已在前麵。
鄭明輕車熟路,引蕭平安下了城樓,往西而行。
此際天色已微微發白,鄭明道:“淩門主起的早,咱們眼下過去,時間正好。”
蕭平安皺眉道:“我什麼時候說要見他?”
鄭明也不勉強,當下帶著蕭平安折道向北。葉素心與金國使團,卻是住在吳曦的王宮之內。
說是王宮,其實是吳曦在原本縣衙的基礎上擴建。興州位置所好,易守難攻,但畢竟是小城。聽說此人已經在成都大興土木,最終還是想把都城搬到成都去。
來到王宮之前,原本縣衙的大門早已拆掉,高起門樓,九階台階,台階正中一塊巨石,上雕盤龍。這石有個說法,名為“丹陛石”,又稱陛階石,乃是皇帝專用的通道。
難怪有人會傳,吳曦名稱蜀王,其實有當皇帝的心思。
王宮之前,兩隊盔明甲亮的士卒把守。
鄭明小心翼翼上前,那為首的將官搭話兩句,眼睛不住朝蕭平安這邊瞥。蕭平安直若未見,他此際還穿著老舊的宋軍製服,自是惹人矚目。
聽鄭明不住提到金使兩字,那將官皺著眉頭,終究還是尋人進去通報。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一人從府中跑出,身如扶柳,宛若春風,正是葉素心。
葉素心目中晶瑩剔透,淚光閃動。蕭平安猶豫一刻,立刻大步迎上,兩人不管不顧,緊緊相擁在一起。
葉素心心跳之聲也聽的清清楚楚,軟玉溫香,蕭平安一路酸楚,再想抑製,也是化作點點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