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讚乾布並不能明白祿東讚心裡的震撼。
因為祿東讚曾在大唐太上皇李淵壽誕上,親眼見過趙仙羆的模樣,見過趙仙羆是怎樣舉手之間殺死高句麗那名叫囂的武將。
同樣,做臣子的祿東讚也無法明白鬆讚乾布此時此刻的心情。
他可不是一個任人拿捏的小部落之主。
而是平定了高原上許多部落,建立起龐大吐蕃王朝的一代雄主!
他隻是一時興起想敲打敲打一下,那個不知道因何原因被一個漢人少年奪走政權的吐穀渾。
就被對方帶著僅一萬多一點的人馬,半個月間殺到王都門口,殺到他無路可退,隻能出城投降?
“王上!不要再猶豫了,相信臣下,現在我們隻有投降這一條出路,不然,這支大秦鐵騎絕不會手下留情!”
在祿東讚一聲大喊聲中,鬆讚乾布猛地回過神。
他看了眼大殿裡哭成一片的大臣們,愣愣拿起金印和權杖,朝著外麵走去。
…
邏娑城外。
城門緩緩打開。
不到二十歲,很是年輕,王位才坐了幾年,原本雄心勃勃的鬆讚乾布,一臉死灰捧著金印、兵符,以及象征王權的權杖,來到趙伯都麵前。
他看清了趙伯都的樣子,難以置信。
對方顯然比他年輕不少,臉龐還是那麼稚嫩,但目光冷峻,身形魁梧,恐怖的氣勢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他再往趙伯都身後看了一眼。
那一道道騎在馬背上一動不動,冰冷肅穆滿身殺氣的身影。
那一麵麵迎風獵獵直插天際的大秦旗幟。
那一條條被大秦鐵騎碾壓而成,令人望之膽寒的血泥大道。
邏娑城裡的百姓在哭泣。
邏娑城內外早已放下兵器的吐蕃士兵在顫抖、恐懼。
鬆讚乾布帶著祿東讚等大臣,朝著趙伯都躬身,舉起手中的金印、兵符以及權杖。
他等了片刻,沒見回應,抬起頭看到正前方騎在高大寶駒背上,手提青銅大戟的少年,正用一雙無比冷漠的眼睛看著他。
他遲疑刹那…跪了下去。
祿東讚和其他大臣心裡頓起無儘的悲涼,也跟著跪了下去。
有大臣在嗚咽。
然後是邏娑城內外的軍民,也如同潮水一樣全都跪在地上,哭泣聲不止。
趙伯都讓一名屬下上前接過鬆讚乾布手裡的金印兵符等。
然後他一夾馬腹,帶著大軍進城。
鬆讚乾布並不知道趙伯都的身份,抬頭問道:“敢問可是—”
趙伯都調馬回頭:“我乃大秦元帥趙伯都!”
大秦元帥?趙伯都?
鬆讚乾布記住了,重新把頭低下。
他心裡無比震撼。
這所謂的大秦元帥,是如此的年輕英武。
那那位傳說中大秦皇帝,曾經驚豔了整個大唐的趙家天驕,又是何等的神人?
…
寒風呼嘯的草原上,唐儉正帶著十幾名隨從,頂著刺骨冷風騎馬前行。
這一路上唐儉心情還算不錯。
因為他遇到好些個牧馬放羊的吐蕃百姓,在看到他時,都是無比的恭敬行禮。
甚至在他提出想用一些物品,換取一些水和食物時,那些百姓一句話都沒說,就給他們送來了需要的東西。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那些百姓沒一個說話,看向他的眼神全都充滿‘敬畏’。
唐儉不疑有他,隻覺得這是上次吐蕃使者去過大唐後,感受到了大唐的強盛,回來告訴了吐蕃百姓,才使得這些吐蕃百姓看到他時,猶如看著地位相差巨大的上國使臣一般。
因為趙伯都是從東向西再向南,一路殺到吐蕃王都。
而唐儉卻是從大唐劍南道嵩州出境,沿著吐蕃南部邊境地帶趕往吐蕃王都。
所以唐儉一路上並沒有發現屍山血海一樣的慘烈戰場。
就是在這種輕鬆樂觀,甚至充滿自信的心態下,唐儉一行人終於來到邏娑城外。
唐儉並不知道,在他進入吐蕃不久,趙伯都就已經得知他的消息。
趙伯都故意下令沿途設防的人馬,避開唐儉,不讓唐儉發現。
等到唐儉走近邏娑城,看清邏娑城城牆上一麵麵獵獵飄揚的大秦旗幟,瞬間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