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忽然眯了眯眼。
他在全麵回憶以後發現有一個人行為很不對勁。
那就是李靖!
李靖那天行為很是反常,多次在他向趙仙羆靠近,或是想對趙仙羆痛下殺手的時候,屢次勸他,甚至有想要保護他的跡象。
通過後來目睹趙仙羆強大的武力,李世民能理解李靖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反應。
可李靖,為什麼比所有人都提前知道趙仙羆強大的武力?
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李靖早就和趙仙羆接觸過,甚至知道趙仙羆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
想起這些,李世民臉上布滿陰雲。
一個孫思邈,一個李靖,他一定要把這兩個人全部叫到麵前,把有關趙仙羆身上的秘密問個一清二楚。
“可惡!早知今日,當初我絕不會讓他活著離開大唐!”
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當初放任趙仙羆離開大唐,會導致今天這樣的局麵,李世民心裡悔的腸子都青了。
他原本的三步計劃,滅突厥,滅吐穀渾,東征高句麗。
原本無比順利,大唐拿下突厥幾乎沒什麼損失。
哪怕後麵出現趙仙羆成了吐穀渾之主,他雖震驚,可心裡也沒怎麼在意。
因為以吐穀渾地理位置的特殊,隻要他對吐蕃年輕的讚普相邀,對方一定會答應和他一起出兵攻打吐穀渾。
到時候不管趙仙羆究竟憑借什麼成為了吐穀渾之主,都已經不重要。
可現在,吐蕃這麼大一個高原國家,在兩個月內被趙仙羆手下的軍隊給攻下,局勢瞬間發生驚天的大逆轉,這實在是讓李世民難以接受。
吐蕃和吐穀渾合為一國,兵力至少可以達到三十萬以上。
又憑借天然地理優勢,據高原而堅守。
大唐的軍隊想要攻上去,獲得較好的戰果,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還有,唐儉在信裡說到趙仙羆的堂弟,那位大秦元帥時的語氣。
以及說到那一名名,比大唐最精銳部隊紀律還要嚴明的‘大秦士兵’時的語氣。
天不怕地不怕,常常在各個敵營遊走談笑自若的唐儉,竟然會怕成那樣…
李世民內心的情緒,像洶湧的波濤一樣劇烈起伏。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突然發問:“臣想問陛下打算是戰是和?”
李世民猛地轉頭盯著長孫無忌的眼睛。
以他對長孫無忌的了解,瞬間聽出了長孫無忌的意思。
“你要讓朕求和?”
長孫無忌臉色無比認真,仿佛回到了當初那個夜晚,和尉遲敬德杜如晦等人堅定勸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樣子。
此刻的他沒有一點私心,哪怕趙仙羆殺了和他關係匪淺的高無憂高無缺兄弟倆。
他的心裡隻有大唐,隻有幫助李世民這個妹夫,繼續坐穩皇位,保住這得之不易的江山。
他看著李世民分析道:“現在當然隻能求和,而且最好是主動求和。
君子當忍則忍,如今一切的後悔都沒有用。
趙仙羆成了吐穀渾之主,這是事實。
趙仙羆不僅個人武藝本領高強,還有很卓越的治軍能力,打仗能力,這可能正是他能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率軍…
不對。”
長孫無忌忽然打住,他回想唐儉在信裡說的話,覺得也不能忽略趙伯都這個人,他應該解析的更全麵客觀一點。
於是他接著剛才的話道:“究竟是趙仙羆親自率軍,還是隻是由趙仙羆的堂弟領兵攻陷吐蕃王都,咱們權且不論。
咱們現在隻要認清幾個事實,不僅趙仙羆這個人很強,趙仙羆的那個堂弟也不能小覷。
還有趙仙羆手下大秦軍隊擁有的極強軍事素質,這些已容不得我們去草率決定主動開戰。
所以求和,現在是最正確最明智的選擇。”
李世民聽完長孫無忌的話,眼裡寒光閃爍,死死盯著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