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王屍羅逸多自認為自己,是個英明偉大的君主。
他創建了龐大的戒日王朝。
疆域包括中天竺、北天竺、東天竺的大部分,以及西天竺的部分。
他還將原來隻有幾千的象兵軍團,擴充到了數萬。
同時他也不是個封閉的君主。
在大唐玄奘法師來到他的國家,講起東方大國‘大唐’的強大富饒。
他心生敬佩,想要和大唐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締結友好關係。
他已經讓王都‘曲女城’的僧眾,開始籌備辯論大會,等待玄奘大師從那爛陀寺而來。
可就在這時,一股實力恐怖的鐵騎從北部尼婆羅一路南下。
這支鐵騎並不是尼婆羅的軍隊。
這支鐵騎號稱,大秦。
這支鐵騎擁有的甲胄兵器,以及士兵作戰能力,遠遠超過他悉心打造的軍隊。
他是有象兵數萬。
可是象兵隻適合在平原作戰。
並且象兵更多時候是具備威懾作用。
而對方不僅精通對付象兵的作戰手法。
很懂得借用北部山區地形,戰馬可以快速上坡下坡,巨象卻做不到如此靈活,讓他的象兵毫無用武之地。
還極其了解象兵弱點,知道用火攻以及鼓聲巨響,就可以讓象兵陣型混亂,戰力大減。
戒日王同樣有馬兵。
可他國家的戰馬,都是小型馬,騎兵規模也不大,更彆說覆甲。
戒日王還有數量龐大的步兵。
但是他國家的冶鐵技術落後,鐵的用途又主要用在農具和宗教器物上麵。
這就導致他的步兵,不僅絕大部分隻能穿布甲、藤甲。
就連兵器,也大多使用最普通的長矛。
至於弓,普通士兵沒有強弓,更彆說勁弩。
所以當一支上萬的神秘具裝鐵騎從北方一路南下,戒日王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戰場殺器。
可戒日王不明白。
尼婆羅沒有這個實力。
吐蕃軍隊他以前也派人了解過,同樣也沒有這樣的實力。
那這支殺人如割草的鐵騎,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最可怕的是為這支鐵騎開道的五百人軍團。
有從前線逃回的士兵說,那五百人根本就不是人。
每一個都是殺神。
前線城池一座接一座的陷落。
疆域麵積成片成片的丟失。
戒日王終於體會到,當初那些被他大軍橫掃的小國,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由於都城曲女城距離北部邊境太近,戒日王早在這支大秦鐵騎到達王城外百裡時,就帶著王室成員以及最後的精銳一退再退。
現在的他不能再退了,他已經到達南部邊境。
在他的身後,是洶湧的秣陀河。
他如果再退,退到南邊敵國,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國土儘喪,辛苦打下王朝的將不複存在。
是戰?還是…降?
戒日王陷入了抉擇。
…
夜晚。
秦軍大營。
篝火熊熊。
趙伯都正瘋狂的啃食著羊腿,前些天的連番大戰讓他饑腸轆轆。
他的食量已經比得上趙仙羆當初體質初次蛻變的中期。
在趙伯都對麵,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大唐僧人,已經站著不動對趙伯都講了一個時辰的佛法。
核心要義就是‘善’、‘悲憫世人’、‘不造殺戮’。
這樣既是讓世間安寧,也是為自己積福積德。
不管這名大唐僧人怎麼講,趙伯都置若罔聞。
趙伯都心中隻有兵家之道,以殺止殺,防範於未然。
還有,他兄長的命令,高於世間一切。
一個時辰不停的勸誡並不是玄奘大師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