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戒日王朝有多少人口,全國有多少兵馬,有哪些兵種,用的什麼甲胄武器等等。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聽三名使者嘰哩哇啦說了一大堆,再聽一名精通大唐語言以及天竺語言的人翻譯,頓時明白了幾個要點。
首先大秦隻有一萬多一點的鐵騎。
甲刺不破,兵刃鋒利無堅不摧,且士兵個人作戰能力極高,還會組成各種各樣的陣型協同出戰。
為首的統帥一個很是強壯的少年,帶著一營人人都能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的親兵,所向披靡,武功蓋世。
反觀戒日王朝,雖然有人口上千萬,也有數量龐大的象兵,可是武器甲胄遠遠落後大秦軍隊,象兵也被抓住笨重和容易受驚的弱點,難以發揮作用。
所以戒日王朝節節敗退,大秦軍隊一路橫推無阻,幾人被戒日王派出時,已經連陷了幾十座城,丟失了近半土地。
大唐文武百官紛紛咋舌。
有不少人覺得戒日王朝這樣的軍隊本來就不堪一擊。
但更多人認為,大秦隻派了一萬的兵力,就能把人口千萬的戒日王朝打的找不著北,足以說明大秦鐵騎精銳,已經不輸大唐最厲害的玄甲軍。
幾名使者說完撲通跪在地上大哭: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請派兵支援我們。
那支殺神一樣的軍隊,我們抵擋不了。
他們的統帥,似乎是你們的人,你們不能不管!”
一名大臣聞言怒斥:“胡說八道!怎麼就是我們大唐的人?你有何證據?”
另一名大臣接話:“不錯,人家高舉的是大秦的旗幟,與我大唐何乾?”
“可是…”
使者臉色無助,左看看右看看,朝著四麵不停磕頭。
“求你們幫幫我們!”
大唐文武百官成群竊竊私語,議論起來。
很快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不應該出兵。
“陛下,茲事體大,不管這幾名戒日王朝使者說的是真是假,他們的國家距離我們那麼遠,我們派軍隊長途跋涉,去乾預他們與其他國家的爭端,絕非明智之舉。”
“令狐大人所言極是,大秦隻派了一萬鐵騎,國內還有幾十萬大軍。
大秦才是我們的鄰邦,我們為了一個那麼遙遠的國家,去得罪大秦,得不償失。”
聽幾名大臣說毫無出兵幫助戒日王朝的必要,還說擔心得罪大秦。
本來找到一絲複仇機會的高履行,不由冷哼一聲看著這幾名大臣道:
“迂腐之見!鼠目寸光!你們知道你們在說什麼嗎?
擔心得罪大秦?莫非你們以為大秦往後會和大唐和睦相處?簡直可笑至極!
你們莫不要忘了建立此大秦者是誰?
他是趙仙羆!
他父乃是被陛下所殺,雖然陛下已經主動求和下過罪己詔,可無論如何他的心裡已經埋下仇恨的種子。
不然他以前也不會做出種種對陛下不敬的舉動。
還有,他可是自覺冤屈無法替父昭雪,所以一氣之下脫離大唐,往後才匪夷所思的建立起大秦。
這樣的經曆,這樣忤逆不忠的性格,你們竟然怕得罪他,竟然要勸陛下,眼睜睜看著他一日一日的壯大勢力?”
一名大臣站出來冷聲點明:“高大人不要忘了,造成趙家慘劇和如今局麵的始作俑者,正是兩位令公子。
說起睚眥必報,高大人從一日連喪兩子那一刻起,就已經時時刻刻想著報複,才是真正的睚眥必報,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高履行麵皮劇烈一顫,咬緊牙根,轉身麵朝李世民一拜。
“陛下,要說臣心裡沒有恨意那是假的。
可臣方才所言也是為了大唐安危著想。
臣思來想去,覺得趙仙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方才這幾名戒日王朝使者說了,他們國家有著肥沃的土地,百姓以種植農作物為主。
臣料想趙仙羆此舉,一定是為了給大秦打下一個巨大的糧倉,讓大秦永無糧食之患!
咱們絕不能再任由他這樣壯大下去,否則將來必悔之晚矣!”
高履行這番話一說完,朝堂內一片寂靜。
李世民沉著臉看著跪在下方的高履行。
不知道為何,經高履行這一說,他心裡突然莫名湧出一種冰寒徹骨毛骨悚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