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國內還有這麼懂青黴素……”林知研仿佛在人海茫茫中看到了一艘船。
真是相見恨晚。
真心知己啊!
要不是顧及男女有彆,林知研真是和江晨來一個擁抱。
江晨爽快的說道:“林知研同誌,我答應你的要求,全力支持你的研發。”
“那真是太好了!”林知研激動的跳了起來。
胸前一抹白跟著跳動。
林知研推了推眼鏡框:“不知道,我的科研工作室在哪裡?”
“請跟我來!”
很快,江晨把林知研帶到一個單獨的實驗室:“雖然很簡陋,但你所需的設備和工具都有。”
江晨現在雖然有青黴素生產線,但沒有原材料和培育材料,也就是生產不出青黴素。
發財計劃就會落空。
當然,江晨這麼做並不隻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拯救八路戰士。
退一萬步來說,有錢實力會更強。
二戰時期的青黴素無疑是“軟黃金”,它的價值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在1945年的時候,青黴素的價格達到了每克25美元。
如果你拿著100斤的青黴素,可以換來五艘航空母艦。
現在是1940年,其價格會更高。
不過,青黴素雖然是個好東西,一旦你沒有實力去保護它,它將會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實力和金錢是相輔相成的。
林知研看著簡陋的實驗室,已經十分滿足了:“夠了,夠了!”
說著,林知研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些研究資料。
這就開乾了?
江晨拿起一份研究資料:“用玉米漿和乳糖?”
“沒錯,這正是我目前的研究方向,已經有了初步的眉目。”林知研十分激動,仿佛,青黴素就要成功了。
確實,在二戰時期,國外主要用玉米漿和乳糖作為培養基來培育青黴素。
因為,玉米漿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能為青黴菌的生長和青黴素的合成提供豐富的氮源、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而乳糖則作為碳源,為青黴菌的代謝活動提供能量。
在培育過程中,通常將青黴菌接種到含有這些原料的液體培養基中,利用發酵罐等設備進行深層發酵。
通過控製溫度、pH值、通氣量等條件,讓青黴菌大量繁殖並產生青黴素。
但是,以目前八路和國內的情況玉米漿和乳糖是禁運品。
就算林知研用玉米漿和乳糖培育出青黴素,也無法進行量產。
江晨:“林知研同誌,你為何不把棉籽餅粉代替玉米漿,花生粉代替乳糖?”
……
加更了,老規矩:有100個催更,10個小禮物,2個評論,另外,希望大家花個幾秒鐘給個好評,數據達到一會加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