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是華夏獨創的美食之一,也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
三國五熟釜,鴛鴦鍋的始祖。
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戰國時期即有火鍋,古人以陶罐為鍋。
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漢代,“鬥”就是指火鍋。
西漢海昏侯墓文物中出土了火鍋實物。
可見火鍋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
《魏書》也曾記載,三國時期用銅所製的火鍋,古人使用火鍋煮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
但當時並不流行,更多的是燉,或者是燒烤。
後來隨著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
到北宋時代,火鍋的吃法在民間已十分常見,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火鍋人頭湧湧,三五知己哧溜哧溜打火鍋熱鬨非凡。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
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到了明清時期,火鍋不僅在民間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用料是山雞等野味。
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
到了現代,火鍋店更是多如牛毛。
“咦,聞到香味了……”賈玉京鼻子聳動,窩內似乎有些藥頭,將肉投入其中,撈起一吃:“嗯,不錯不錯啊,味極鮮,裡麵的是蘿卜?”
“什麼蘿卜?是人參好不好!”淑妃娘娘抿嘴輕笑。
“難怪了,有些苦味但是提神醒腦。
古人雲: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你看,這些食物真是精致!”
賈玉京非常之佩服禦廚的搭配,食物切的大小一樣,湯底更是如此,
裡麵可能有花椒或者是其它的辛辣薑之類,不但去了腥味,又恰到好處,還保留了肉的鮮味,他吃的爽歪歪。
“有這麼好吃?”小令兒吃了一些,就放下筷子了,剩下的幾斤肉都是賈玉京一個人吃了,連湯帶水,一鍋喝了。
“玉京弟弟,你似乎很餓?”淑妃娘娘抿嘴莞爾一笑。
“是啊,體力消耗過大……”賈玉京擦了擦嘴角,打了一個飽嗝兒。
“體力消耗過大?”淑妃娘娘明眸忽閃忽閃,突然間想到了什麼事兒,玉臉一紅,暗啐一口:“他他,不會在劉妃,惠妃那兒溫柔鄉什麼了吧?”。
“玉京弟弟,我們不如出外麵觀星聽風如何?”
“好……”賈玉京吃完了,也覺得有些熱。
三人走出了船頭,天上星星漸漸多了起來,四周寂靜無聲,隻有零星蟲子偶爾叫喚幾聲。
小山坡隱隱可見,岸邊垂柳依依惹暮煙。
徐徐涼風習習,令人神清氣爽。
淑妃娘娘被賈玉京抱在懷裡,倆人靜靜凝視著對方。
情深不知何處生,纏綿繾綣無了愁。
《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