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代表著可以過去了。
張海桐叫的腮幫子發酸,這個技術有點廢嘴。
不過確實隱蔽。
山裡最不缺的就是鳥叫,用這個加上張家人自己的編排,可以有效傳遞少量信息。
進入羊角山範圍後,自然有人接應。
再往裡走,能看見大山之中被伐木留下來的樹墩。
這些樹墩夾雜在深林之中,平時瑤人打獵也不會往這邊走。所以也沒人發現這不見人煙深山之中有人在進行一項工程建設。
留守在地麵的張家人不足十個,主要負責巡視和接應。
還有幾個蹲在樹上做暗哨,那些鳥叫就是他們發出來的。
暗哨位置不定,且距離較遠。
每隔一定時間,就會對一下暗號,確保暗哨沒有出事。
就像狼群之中,狼王每天都會嚎叫一下,有狼沒有回應,狼王就會查看。
他們守著的地方是一個非常隱秘的盜洞。挖的很寬鬆,人可以在裡麵站直了跑動。
看樣子是個老盜洞,估計通往張家那個地宮。
雷家主一直以為他父親這一行人一定在山裡進行一項非常宏大的工程建設。
但是現在來看,竟然隻有一個不知通往何處的地洞。
他瞬間想起之前在泗州古城時,那個同樣不起眼的洞,卻通往那樣一棟宏偉的建築。
“外家張海桐,帶雷家主前來複命。”
雷家主看見張海桐莊重的對個負責守衛的張家頭領說道。
這種恭敬不僅不虛偽,甚至很真誠。
好像那個族長非常令人尊重且不可冒犯。
張海桐用這種態度,其實也是表明立場,以此無形之中形成小哥作為族長的“威嚴”。
小哥現在好歹是一族之長,如果手底下親近的人不夠“恭敬”,彆人就會生出疑心。
張海客顯然也信奉這個道理,所以在外人麵前,甚至再後來,他都一直尊稱族長。
除了張家以外,道上那群淘沙的都信奉這層理論。
凡是盤口話事人,或是幾個堂口的掌權者,手底下親近人和他們再好,出去的時候也要做足了“夥計”的姿態。
沒有話事人給夥計陪笑臉的說法,哪怕是真兄弟,也要恭恭敬敬喊話事人“爺”。
這不僅僅是規矩,也涉及到話事人能不能鎮場子。
現在的張海桐和張海客,就是話事人親近的“夥計”。
小哥就是話事人。
那個張家人顯然很適應這種態度,這說明張海客和小哥經營的很好,這裡的人目前來說都是可用的。
攝政王……啊不是,張瑞山顯然用心了。
估計參與張家古樓建設的人就是目前張家最能用的那一批了。
他說完後,那個頭領便示意張海桐去旁邊休息。
“族長很快會上來。”
張海桐便帶著人原地休整,卸下物資,將馬拴在一旁吃草。
張家人一邊整理,一邊警戒。
張海桐就坐在他旁邊,背靠樹乾假寐。很快就睡著,而且睡得很沉。
在閉上眼之前,張海桐警告雷家主:“不要亂跑。”
“出了事,我們來不及幫你。”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