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看完整本書隻覺得神情恍惚。
書裡對於張海桐的描述,基本都對上了。很長的手指,極好的身手,甚至是名字。
這些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讓他一邊不敢相信,一邊又覺得是真的。
齊神棍給他這本書本意難道就是因為同名同姓嗎?還是說他算到了什麼?
小徐這個時候思維已經完全被奇樓詭事左右,想法越來越離奇。直到最後放下這本書,來到院子裡曬太陽時才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
理智回籠,他開始否定自己的異想天開。
一個小說人物和現實生活中的人同名同姓其實很正常。這種事並不少見,何況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這個世界上叫張海桐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至於手指,那可是醫院出具的畸形啊。
能夠用科學解釋的東西,在當今社會中大多數人也會選擇相信科學。於是他否定了此張海桐就是彼張海桐的荒謬想法。
一個人在驟然得知世界觀以外的訊息時,第一反應往往不是求證,而是否定。
這是人類的生存本能。有時候打破認知遠遠比接受已知事物更加困難。
現在小徐就是這個狀態。
他將這本書用手機掃描下來,而後歸還齊神棍。
剛好齊神棍算得遷墳日子也到了,半道上兩人遇見,又一起回小徐家。
小徐問:“你為什麼叫那個工匠不要提及這本書?”
奇樓詭事裡也有提到,當年雷家分家後,大家都低調生活。有些分支常年與外族通婚以及戰火的原因,很多已經遺失舊姓,更忘記家傳。連這本書裡的主角後人很多也不知音訊,估計不再從事建築行業。
但誰也沒想到,這些人的後代裡竟然有人重新乾起土木工程。
齊神棍說:“隻是冥冥之中有些感覺。你彆說,每當我算這件事,就覺得卦象混亂。很多事竟然雖然不清楚,但總有種感應。”
“我年紀大了,腦子不好了。可能是因為這個許多事真記不清了。”
小徐:“你這會兒又不說是那幾年特殊時期把你腦子打壞的了?”
齊神棍猝不及防被小孩兒頂撞,一下就不說話了,隻是眯著眼睛看他,說:“你是真長大了。”
“你要告我的狀?”小徐也學他的樣子。
齊神棍抱著黃紙毛筆,轉頭不吭聲。良久,跟了一句:“牙尖嘴利。”
說完這句,他忽然站在原地,愣愣的看著前方。仿佛中了邪一樣停住腳步。
“齊爺爺,你怎麼了?”小徐被他這副樣子嚇到了,也不敢亂動。恐懼這種情緒人人都有,小徐更是有很多。
齊神棍喃喃自語,半晌道:“我怎麼覺得這話很熟悉。”
“誰對我講過!”
他攤開黃紙,打開墨水瓶往瓷碟裡倒了一些墨水。毛筆蘸墨,而後在黃紙上寫下大大的“牙尖嘴利”。
到底是誰說的?
小徐這回是正被齊神棍有病的模樣嚇到了。他原以為大家說齊神棍有病是笑話,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
這場鬨劇最後被小徐奶奶打斷。
她見人遲遲不來,不得不自己出來找。一過來就看見一老一小蹲在地上發呆,氣的小徐奶奶上手薅,愣是把兩人薅走了。
……
遷墳很快就結束了,小徐的假期也所剩不多。
他必須提前回到父母身邊等待開學。
臨行前,齊神棍竟然來送他,還說:“先前是我強求。他要是不願意來,就彆來了。”
小徐問為什麼。
齊神棍說:“原本隻是抱著戲耍的心態,想要滿足好奇心。覺得你那個小同學是個有意思的人,我想滿足的是自己的私心。”
“如今模模糊糊想到些事情,又覺得不應該了。玩弄他人者,也會被他人玩弄。我這是犯了忌諱,回去要給老爺子磕頭的。”
而後,齊神棍又說:“當日提到的離魂,也不是我妄言。所謂離魂之症,是主魂脫離身體去往他處,神遊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