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班主知道張海桐的名字了,不用再叫他呆子或者傻子了。
但是這個名字的到來讓班主感覺十分不美妙。
不過盜墓賊是最愛賭的職業,他們對風險概率的把握十分精準。在張海桐帶來的利益和風險之間,他們無一例外選了利益。
甚至有人說:“跟著他乾完這一趟到上海,或許他們都能洗脫這身土腥味。”
少數服從多數,班主咬咬牙,也就答應了。
……
他們剛把人撿回來的時候,這個人剛清醒過來第一件事不是問這是哪也不是問他們是誰。而是趴床上發呆。
旦角是背他回來的人,雖然眼睛毒,但長得麵善——唱旦角的臉不能太差,太醜了上台未免有點辜負人。
所以見到這副情景,是旦角上前出聲:“誒!”
這麼一聲隻讓這個人動了動眼珠子,看了他一眼又閉上眼睛。
旦角被他這個反應逗樂了,正要去抓他的手說些好話先把人留著——小團體都是這樣的。沒福利還沒錢,待遇也就那樣,上班時間更是不固定,而且居無定所。
對於白撿的大佬,第一反應肯定是先說好話。好話不管用才講彆的。
旦角還沒碰到張海桐的手,就被他忽然暴起的動作捏住手腕。通過旦角的表情來看,這人力氣肯定不小。
但他隻是輕輕推了一下,旦角往後退了兩步。
說實話,趴在床上做這個動作多少有點滑稽,但他做出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班主本來以為這人不服管教,他是個病號,如果軟的不做數那就來硬的。
硬的才來了兩下,他就感覺自己手骨要被掰折了。但班主也發現一件事,這人沒有殺他們的想法。對於他們的接觸都隻是阻止。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再付出一個夥計的胳膊為代價之後發現,這個人隻會對對他有攻擊意圖的人做出過激行為。
如果不是現在受了重傷,他絕對會殺掉那個夥計,而不是簡單的讓其手臂關節錯位,暫時失去行動力。
當時的班主想,如果是在墓裡,憑借他的本事和這種特性,他們存活和豐收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於是班子裡的人一合計,決定給他養養。
他們在老林子裡待了一周,確信此人有行動的能力後,便立刻帶著行李上路。
接下來的行程也證明了班主的猜想。他們一行人不是那種命裡帶煞的,倒鬥出邪門事件的概率比較低。
如果有,開棺材那一瞬間就會被張海桐捏死。
那些機關因為他的存在,也次次順利通過。
每次分頭逃跑,這個人都會回來找他們。戲班子的人發現張海桐似乎會一種特殊的藏匿之法。
但是帶著張海桐後也有操蛋的時候,那就是他身上的血氣會讓墓裡起屍。自從他入夥,下一次就起一次屍。
哪怕是最普通的古墓,也會有這種狀況。
班子裡懂點事的人都清楚,這是因為他的傷沒好,還經常動作。傷口裂開血液滲出,就會有血氣。
雖然每次都被他捏死了,但也很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