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一條蛇
在傳遞完訊息半個月後,一隊鹽商進入了南疆。他們在百樂京販賣食鹽,與六大寨通商。
短時間內,六大寨湧入大量鹽。這些鹽將被運送到鬼水峒地下和百樂京外的飛坤爸魯廟地宮之下。這個工程在張家的預案之中,長達五到八年。
求洛姆赤再次回到曾經居住多年的寨樓,不同的是,他的餘生將全部在此度過。以他目前的生長速度,五年內就會達到一個可怕的高度。
等到寨樓也無法容納他時,寨子裡的人就把他送到地宮之中獨自生活。
……
廈門·南樓
南樓是背靠董公館開的一家茶樓。這裡無論是裝潢設施還是售賣的商品與服務,幾乎都是整個廈門最好的茶樓。南樓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而自從富貴不已的董小姐離開廈門後,董公館便安靜了許久。
董小姐的父親並不住在這裡,船王是個閒不住的男人,他的女兒同樣如此。董公館雖說是這對父女的家,卻還不如旅館更得他倆的芳心。
何剪西坐在大堂的櫃台後兢兢業業打算盤,正堂中西合璧的裝修風格將整棟樓襯得十分奢華。水晶燈柔和如燭光的燈光落在地上,映出幾道璀璨的彩虹花紋。
張海嬌如今養的十分精細,發黃的頭發變得烏黑柔順。原本乾癟瘦削的麵容也日漸柔和水潤,像富貴人家出來的大小姐。
她拿出一把鐵簽,上麵寫著一個“董”字。
“這個月的賬該送去董公館了,勞煩先生跑一趟。”
何剪西推了推眼鏡,收下簽子。每月二十號,南樓會把本月樓中的“明賬”送去董公館。暗賬則在南樓的地下倉庫自行管理。
他將賬本塞進懷裡,出門叫了一輛黃包車。
董公館的管家年逾古稀,腿腳卻很快。何剪西不敢直視他們的眼睛,那些眼睛的樣子讓他想起張海樓和董小姐。他們和這兩個人是同一類人,即便外表和普通人再相似,看起來再奴顏婢膝。對於何剪西這樣敏感的人來說,也大不相同。
“先生要坐一會嗎?”管家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不知為何,何剪西愣是沒從這笑裡品出點人味。大概是雙方過於熟悉,董公館的傭人們也懶得演戲。
從前何剪西感覺拘束,現在倒是習慣了。
“不必了,樓裡離不開人。”他走出去幾步,又停下來回頭看拿著賬本的管家。“董小姐還回來嗎?”
管家說不知道。
何剪西也不指望問到答案,點點頭就走了。
在張海桐等人不在的日子裡,南部檔案館已經在南樓的掩蓋之下重新建立。所有檔案卷閥全部運回香港後,樓中地下又開了一個新的地下倉庫。那裡將存放新的檔案。
直到現在,在何剪西的印象裡那個倉庫都是空的。除了他放在裡麵的幾個賬本以外什麼文件都沒有。
黃包車夫的錢是董公館管家付的,臨行前囑咐他一路小心。
何剪西又顛簸回樓中。剛進去,就看見一個穿著明顯不屬於此地服飾的男人背著背簍站在大廳之中。
那身苗服與這金碧輝煌的茶樓大堂格格不入,就像一個農村姑娘進了皇宮一樣突兀。
他走上前去,那人轉過頭,看相貌才三十多歲。男人問:“你是這裡的掌櫃?”
何剪西搖頭。“我隻是個賬房。”
那人說:“我找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