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鬼璽
這份報告蓋過北部檔案館大印後,被放入卷閥之中。
張家人這個印沒什麼大意義,隻是為了防止泄密。下印隻是第一道工序。
而現在,鬼璽就擺在張海桐桌子上。他、小哥、張海樓、張千軍和張勝安五個人圍著桌子大眼瞪小眼。
按照之前商量的方案,張海桐等人不僅要送張起靈進入長白山地底,還要跟著一起進入青銅門。不論死傷,至少要保證張起靈這個人活著出來。
也許聽起來有點殘忍,但在這個過程中,張起靈本身也隻是一個“零件”。
如果門裡發生必須舍命才能脫身的情況,“張起靈”作為一個人,很可能也無法善終。那個時候安全都已經不在考慮範圍內了,能把消息傳遞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這中間他們還需要考慮一些外界因素。這個外界因素不是指長白山的氣候狀況也不是地理問題,而是“人”。
張海桐忙碌的日子裡,也在與張海客通信。說是通信,其實一個月才能通一次。小哥去廣西這兩個月,他們就通了兩次信。
一開始他們通信隻是方便安置北部檔案館各項事務,包括情報共享。直到張起靈回來前夕,香港的文件送到張海桐桌案上。
那是一份來自西南的卷宗。
打開後,彙報人是張海琪。
他們自己西南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發丘指曆來是張家不傳之秘,擁有發丘指的人無不與張家有關係。
但張家對族中絕學看管極為嚴格,不僅不外傳,犯錯逐出族中之人也會被砍去手指。在更早的年代,張家人對犯錯之人是沒有逐出家族的說法的。因為哪怕剁掉手指,人腦子又沒壞,出去了還能教彆人。
因此在更早一點的時候,族裡有人犯錯一般是處死。在那個年代,族長的權力說是皇帝也不為過。以張家對各地的掌握程度,還能將罪人流放苦寒之地當苦力。
後來隨著族中動蕩,出了張瑞樸這種叛徒,以及張瑞桐一脈違反族規的人。張瑞樸這種人是純粹的暴力叛變,他的逃跑無法當場遏製,因此導致張家之事外傳。
而張瑞桐後代的事,則純粹是因為張瑞桐本人地位的特殊。因此開了先例,才有了第一例剁掉手指被逐出家族的做法。
除了這兩種可能,還有一種則是家族裡出了老鼠。有人潛進來,學到了這項手藝。這種情況最有可能,對於現在的張家來說已經見怪不怪。
但總體來說,目前手藝外傳的情況相對來說仍舊比較少。畢竟練這項手藝本來就難,很容易練岔劈。要麼成殘廢,要麼變畸形。其中的痛苦更是常人不能忍受。
離開了張家係統化的培訓,純靠個人經驗,千人之中也難有一個成功。
張海琪傳回來的信息裡,就著重說明了一件事。他們在南疆抓到一個有發丘指的外姓人。遺憾的是,這個人被抓到後立刻咬破毒藥自儘。
此藥劇毒。當年張海桐離開後,張海琪獨自經營南部檔案館。她在那裡見過這種藥,名叫氰化鈉。隻要一點,人就會當場暴斃。
服用這種藥的人死法相當痛苦,張海琪當時第一想法是:想到用這種毒來了結自己的人,確實比氰化鈉本身還要毒。
在他抽搐期間,張海琪不停的詢問他是誰。人在這個時候精神是渙散的,也許在忍受痛苦的時候,會無意間說出一些信息。
張海琪隻聽見一個汪字。
汪家人。
距離族內大清洗已經過去很久,汪家人潛入張家帶來的陰影似乎仍舊存在。他們潛入的方法十分消耗時間,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幾乎是兩輩子那麼長。
在長達幾千年的時光之中,張家人特殊性讓他們離群索居。異於常人的壽命和身體素質讓他們忘記了身為普通人的樣子,也輕視了普通人的偉力。
汪臧海此人天賦異稟,魄力非常。在發現張家的破綻後,他幾乎立刻就想到了一個堪稱瘋狂的計劃。
他要建造一個家族,用普通人的血肉之軀去匹敵各方麵都長於他們的人。這些人的壽命長不過張家人,身手也硬不過張家人。但普通人源源不斷。
民間奇人異士層出不窮,並非隻有張家人一家獨大。幾代人不停運作,加上時代和過於古老的運行體製帶給張家的重創,竟然真讓他們找到了瓦解張家的辦法。
從揭穿假聖嬰開始,再到泗州古城。他們的計劃無疑是成功的,直到張瑞山壯士斷腕,留下一部分比較純潔的種子。
在這個過程中,張家已不是第一次發現汪家人掌握了許多奇術。但發丘指,還真是頭一次。
看來張家動亂這麼久,外麵流散的人還是太多了。
可惜現在的張家光是鞏固自身都很難,更不要說對外清掃。人力有時儘,天意命難為。天地的偉力尚且有終點,何況是浮世一螻蟻。
張海琪傳遞回來的訊息,無不表示著汪家人已經盯上了青銅門。
族長從南疆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要進青銅門。這意味著汪家人也可以再次窺探令汪臧海念念不忘的“終極”。
汪臧海曾經給萬奴王修建陵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青銅門的位置。這些汪家人不可能不知道。他們一直在西南一帶騷擾,到底是為了什麼?
看張海客的行為,他現在除了儘力整合張家海埂下的根基,就是想辦法在香港發展出一個長足穩定的根基。張家當年在長白山休養生息,那是篤定此處人跡罕至。苦寒之地,邊境動亂之下,張家這樣特殊的家族才能渾水摸魚。
加上青銅門在這裡,張家人在這裡紮根理由十分充足。在冷兵器時代,張家人完全可以淩駕於時代之上。
但現在時代變了。
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隱居山林閉門造車的時代早已消失,就像留在二十世紀初的大清一樣煙消雲散。
張海客遠比大多數人明白,因此他選擇了香港。
張家人必須重新適應時代,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但汪家這種零零碎碎拚湊而成的家族,則完全不用考慮時代的代價。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