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嬌知道張海桐和張海樓不會在廈門久待。
如果是張海樓單獨回來,那麼隻是南部檔案館內部的事。但張海桐一起回來,說明接下來要辦大事了。
不久前香港讓董家運作了一筆資金,張海嬌把這筆錢交給了何剪西。真正花這筆錢的人是董家大宅裡的張家人,但做假賬的還是何剪西。
但錢一直放在這裡沒用,說明是在等用它的人。
張海桐到達廈門當天聚過一次後,第二天就投入工作。他們將錢通過銀行分批次打給目前在德國和美國的海外張家人,通過他們的手去購置貨物。
由於張海桐自己經曆過當代電詐的恐怖之處,因此這些錢隻是提前付了一筆定金。
南部檔案館和東部檔案館分彆行動,前者負責歐洲,後者負責美洲。
步驟很簡單,下麵的人卻很忙,立刻動了起來。董家開始大規模招聘水手,在外界看來,董家這是要擴大船隊,似乎是一個信號。靠海吃飯的個人和組織聞風而動,也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南部檔案館的特務已經很少了,能活著回來的無一不是萬裡挑一。
張海桐給這些目前在茶樓當夥計的小張分批次放假,讓他們逐漸離開大眾視線。這些人到時候會跟隨張海桐等人一起踏上開往海外的船隻,完成長達多年的海上任務。
秋娘從香港張家來,非常會籠絡人。她原本管本家在外做生意的堂口,是個人情通達的女子。
樓裡人事往來都是她做主。張海桐放走一些人,她就立刻把人補上。包括董家搜羅上來的水手,她都一一過目。
秋娘耳朵好,一點聲響都瞞不過她。張海桐有點怵這種人,她厲害到隔著牆能聽出來自己一上午敲了幾次桌子。
張海桐不無慶幸的想,幸好自己話少,要是喜歡自言自語,那不就完犢子了。
三樓的房間迎來了它最忙碌的時候。何剪西已經很多天沒從那個房間出來了,每天睜眼就是張海桐坐在那裡批文件的樣子,閉上眼還是那樣子。
有時候眯覺醒過來,睜開眼還能看見他直愣愣盯著自己發呆,然後忽然回神繼續寫。
他徒弟學東西快,樓裡日常商業活動的賬本打理的井井有條。他沒資格進三樓,每天下午休息時,他就會看一會三樓,然後回自己家。
董家的人將資金送出去後,賬目就會陸陸續續讓人帶到何剪西跟前。何剪西再根據這些賬目做一本外賬。
第三天的時候,他問張海桐:“要結束了嗎?”
董家已經不來送賬本了。平常跑腿的小管家來的頻率變小,今天下午隻送了一趟。董公館的老管家沒熬過冬天,已經去世了。
他被葬在董公館的花園裡,和那些南安號上抬下來的屍體躺在一起。小管家是他選中的人,已經接手了董公館各項事務。
張海桐坐在桌子後麵,將最後一批水手的資料放進檔案袋中。他身後的牆壁上貼著整整齊齊的照片,黑白色的照片在裡都是人像。
那些照片裡的人都是董家招募來的水手,這三天張海桐有事沒事就看一眼照片牆。檔案裡的資料上也貼有縮小版黑白相片。這些資料會全部送回香港本家留檔。
張海桐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張家的卷閥裡會特意留一些普通人的檔案,除了位高權重的,還有走街串巷的平頭百姓。
這些人無一例外和張家人當時在乾的事息息相關。他跟卷閥的人做過事,後來知道這些普通人的資料留檔,是為了方便追根溯源。
出了事好歹能查是哪裡出了問題,到時候方便追著殺。
老張家雖然也有忍氣吞聲的時候,但都挺記仇的。一個存在時間幾乎和中國曆史等長的家族,中間曆經各種大事都沒有滅絕,可想而知他們對家族曆史的記載有多詳細。
麵對何剪西的詢問,張海桐仔細將檔案袋封口。房間裡的窗簾拉的嚴嚴實實,因此電燈一整天都開著。白慘慘的燈光從上而下,兩個人穿著黑衣服遙遙對坐,好像隔著冥河一般。
“對,要結束了。”張海桐一直沒有笑影的臉竟然笑了一下。“董家的人不會再來了。”
何剪西僵木的麵皮一鬆,整個人好像泄了氣。他低頭抬筆,速度越來越快,隻想快點做完最後一點工作。
廈門港最近一直很熱鬨。
上一次結束馬六甲航行的南安號將再次出海,它已經靠岸停泊,董家的水手正陸陸續續往上搬運物資,布置艙室。
三天前,也就是張海桐等人操作資金的時候,南安號同步售票。
這一次售票很急,一周之內就要出海。南安號本來就是客輪,所謂渾水摸魚。人多了才能摸,人太少能摸個啥?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你乾嘛。
當初莫雲高的人能用南安號運送屍體傳播瘟疫,現在張海桐他們也能用南安號買賣軍火。
由於張瑞樸死了,他手底下的人要麼被張家和他的仇人清繳,要麼流亡海外或者逃亡內陸。偌大的橡膠園已經成了董家的資產,被設置為檔案館的補給點。
第四天的太陽落下,何剪西搬出了三樓的房間。
第五天的太陽升起,秋娘敲響了三樓房間的門。
她推開門,站在門邊說:“長老,船要開了。”
……
張海嬌一直起得很早。
阿春問她今天要出門嗎,張海嬌嗯了一聲。大姑娘帶著小姑娘出門早早上街,買了一籃子早餐回來。
她還保留著這個習慣,從前在大馬的時候,每天早上就是她做飯。
吃完早飯,張海桐和張海樓就要走了。
大多數人的分彆都沒那麼鄭重,該走了就走了。
臨彆前,張海樓摸了摸小姑娘的發頂,說:“等我們回來,咱們去拍照片。”
“小姑娘一年一個樣,得拍照片。”
張海嬌感覺自己的頭發被張海樓摸塌了。
抬眼看去,和從前一樣,張海桐和張海樓隻留下了背影。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