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反射出來模糊的景象,上麵的人影化成灰張海桐都能認出來。
那是張起靈。
張海桐基本沒見過張起靈搏鬥的場景,或者說很少。
他麵前的血屍明顯不是善茬,小孩身上已經有很多傷口。破損的衣物下全是猙獰的傷口。
更尷尬的是。
他們現在下不去。
在這之前,吳三省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你們猜,為什麼這座陵墓裡麵有這麼多墓道。難道千百年來,盜墓賊有事沒事就來這裡打洞嗎?”
他說的不無道理。這裡的盜洞相對來說已經很多了,但這些盜洞無一例外都沒有破壞陵墓內部的生態環境。
顯然當初建造這座陵墓的人就已經想到千百年後會被破壞,為了適應這種盜掘式破壞,墓主人很早就打造了這樣一套複雜的墓道係統。
無論是錯綜複雜的甬道還是石廊,都是為了讓那些盜墓賊進來後有去無回。裡麵機關繁複,稍不小心就會觸發。
誰也不知道掉下去之後是萬丈深淵,還是屍蟞海洋,亦或是虎視眈眈的血屍。再或是成為銅鱗蛇的盤中餐。
這座陵墓的攻擊手段並不複雜,但全是有效手段。
吳三省文化有限,但在盜墓這一行的知識儲備顯然十分豐富。大奎卻是真文盲,沒聽懂自家三爺想說什麼。
吳三省接著說:“整個複雜的墓道,顯然是為了打造一套簡單的成像係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早在戰國時期,古人就已經知曉了小孔成像的理論。
這套係統大概率用於觀察,但是觀察什麼呢?
大奎還是沒懂。
但張海桐和張海樓已經懂了。在場四個人,明麵上四個人都沒接受過現代教育洗禮,但大奎感覺隻有自己一個笨比。
“我們下麵出現了光源,光源透過一個微小的空洞,將正在發生的事的影子投射在玉璧上,讓在這裡的人看見下麵發生的事。”
“這是一種防禦手段。”張海桐意味深長的看著吳三省。“有人需要通過這個裝置觀察下麵或者上麵發生了什麼。”
吳三省還在想墓主人為什麼要這麼乾,難不成死了之後還要考慮怎麼親自對付盜墓賊?
那魯殤王也太他娘的能活了,直接起死回生。
所有人都等他繼續說,然而張海桐卻不說了。他提起刀往前走,人們隻看見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裡。
張海樓毫不猶豫跟上去。
兩個張家人都知道該乾什麼。
族長近在眼前,還在乾架,族人當然趕緊支援啊!
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機關,然後下去。
吳三省看著被玉璧反透出來的光弄得綠油油的墓室,也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有時候張海桐也不清楚他哪來那麼大的勇氣,覺得他大侄子第一次下墓橫衝直撞不會出問題。
當然張海桐也不會問,那是吳三省的事。
比起他們正在經曆的,吳邪那裡目前還算“平靜”。
……大概吧。
喜歡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請大家收藏:()盜筆:從大清開始的盜墓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