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校門口人頭攢動,熱鬨非凡。
各種社團的納新攤位琳琅滿目,吸引著眾多學生的目光。
降穀曉站在校門口,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他回到這裡已經一個多月了,從最初的茫然無措,到如今的逐漸適應,他終於想開了。
既然回來了,那就坦然麵對吧。
回憶起過去的經曆,降穀曉的心中充滿了感慨。
他從青道畢業後,就被職業棒球隊以特殊指名的方式邀請進入了日本職棒聯盟。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第一年無疑是最為輝煌的。
他憑借著過人的球速和越發精準的控球,成功地拿到了最佳新人的榮譽。
這一成就不僅讓他在日本職棒界嶄露頭角,也為他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第二年的表現,並沒有太大的突破,儘管他的投球技術沒有明顯的進步,但他的打擊能力卻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雖然他的打擊方式仍然以“野獸派”的直覺打擊為主,但偶爾也能根據數據打出一些技巧性的猜球。
他以全壘打和長打為主的表現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許多日本媒體都將他稱為“投打雙修”的投手。
降穀曉的出色表現很快引起了美國職業棒球球探的關注。
在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年,賽季中期時,他收到了來自美國職棒的邀請。
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接受這個邀請,並在這一年結束後,如願以償地前往美國,開啟了他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他也經曆了一段時間的冷板凳生涯,但這也讓他有機會去適應這種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訓練強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和努力,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肌肉線條也更加明顯。
同時,他的球速也在不斷地提升,這讓他在比賽中更具競爭力。
與其他一些投手不同的是,他並不需要球隊專門為他安排指名代打。
這意味著他在比賽中的上場時間更多,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
而且,由於他不需要依賴代打,球隊的戰術安排也可以更加靈活多樣,更好地圍繞他來展開。
在接下來的四年裡,降穀不斷地刷新著自己的全壘打記錄和三振記錄。
他的表現越來越出色,成為了球隊中的核心球員之一。
然而,亞洲人的身體條件畢竟與那些黑人球員有所不同,
儘管他已經非常努力地訓練和保持狀態,但傷病還是不可避免地找上門來。
由於傷病的影響,他的比賽狀態時好時壞,不得不經常休息和調整。
在經曆了幾次轉隊之後,他終於逐漸克服了傷病的困擾,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狀態。
儘管經曆了許多波折,但降穀最終還是收獲了“怪力繼投”的稱號,這是對他實力的一種認可。
同時,他也被認為是一塊完美的冠軍拚圖,無論是在進攻還是防守方麵,都能為球隊帶來很大的幫助。
十三年的職業生涯,他隨隊獲得了四次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優勝,而且是在不同球隊,也堪稱傳奇。
在他的退役酒會上,熱鬨非凡,人們歡聲笑語,頻頻舉杯。
降穀心情愉悅,與朋友們暢飲,不知不覺中,他喝了不少酒。
酒過三巡,降穀感到有些頭暈目眩,決定到門外透透氣,吹吹風。
他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腳步有些不穩地走向門口。
當他推開大門,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讓他的頭腦稍微清醒了一些。
然而,就在他深吸一口氣的時候,眼前突然一黑,身體像失去了支撐一般,緩緩地倒了下去。
當降穀再次睜開眼睛時,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回到了還沒有進入青道高中的一個月前。
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正站在北海道的家中,一切都顯得那麼熟悉又陌生。
他意識到,自己似乎經曆了一場時光倒流。
從北海道到東京,這是一段漫長的距離。
降穀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東京的旅程,就像過去一樣。
然而,他的親人們並不讚同他獨自去青道高中就讀。
他們擔心他在陌生的環境中會遇到困難,無法照顧好自己。
儘管如此,降穀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定。
他用堅定的語氣向父母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最終他的父母還是被他的堅持打動,同意了他的選擇。
降穀深知,常年的職業生涯讓他習慣了獨立和獨處。
一個人的生活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但令他感到不習慣的,是北海道和東京兩地截然不同的天氣。
在北海道,凜冽的寒風如刀子般刺骨,鵝毛大雪也是常有的景象。
東京則陽光明媚,時常還有炎熱的天氣。
即使上輩子在東京待了三年時間,降穀再次回到這裡,還是對這種巨大的氣候差異感到有些不適應。
不過,他也慶幸自己重生在已經完成了升學考試的時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不是這樣,他可能還需要重新麵對升學的壓力和挑戰,甚至可能不得不另尋出路。
說到成績,他最巔峰的時期,可能就是為了去青道準備考試那會兒,之後在青道因為訓練太累了,上課時自己都在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