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場上的四個人,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主力位置。
其實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沒有三年級主力畢業,目前球隊裡的首發位置名單基本已經確定下來了。
還懸而未決的,隻剩下捕手、投手和兩個外野手,這四個位置。
投手位置上的選擇與以往相比,情況略有不同,儘管丹波心中仍有不甘,但現實就擺在眼前,降穀曉作為球隊王牌的地位已然無可撼動。
經過多場比賽以及日常訓練中的表現對比,丹波不得不苦澀地承認,自己與降穀曉之間的差距幾乎是全方位的。
無論是球速、控球能力、守備技巧,還是關鍵時刻的心理素質和應對壓力的能力,降穀曉都展現出了明顯高於自己的水平。
這一殘酷事實如同一記重錘,無情地擊碎了作為三年級學長的自信和驕傲。
而兩人之間存在的最大爭議點,還是集中在象征著核心地位的“一號”背號歸屬問題。
先發捕手的競爭裡,宮內已經宣告提前出局,克裡斯與禦幸的競爭進入到最後的階段。
在外野守備上,白州展現出了超乎其他人的穩定發揮,正因如此,他毫無疑問地占據其中一個外野位置。
而剩下的一個外野位置,則極有可能會留給不在投手丘投球時的降穀。
在青道這邊來看,保證降穀能夠隨時隨地出現在球場上是最重要的。
在左外野的降穀,能隨時登上投手丘投球,便會給隊伍中的其他人帶來無與倫比的安定感。
而且,從打線方麵來說,降穀的打擊能夠起到有效的串聯作用,讓整個打線的配合更加緊密、流暢。
對於其餘的幾位外野手而言,他們真正角逐的其實隻是當降穀上場投球時所留下來的半個上場名額。
曾經的青道,是一支不折不扣、極具代表性的攻擊型球隊,即便未能成功闖入過甲子園,但很多其他球隊的監督們也都對青道強大的攻擊力心知肚明。
然而,自從有了降穀曉,球隊的情況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降穀曉出色的投球能力,讓青道慢慢向攻守平衡轉變。
這種改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一場場比賽的磨合逐步形成的。
如今的青道,不再僅僅依靠犀利的攻勢來壓製對手,他們在防守端也日益穩固,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攻守兼備的強隊。
過去,領先一分。
太田部長覺得,不保險。
領先兩分。
太田部長覺得,不踏實。
領先三分。
太田部長覺得,可以稍稍鬆口氣。
領先五球。
太田部長覺得,今天應該沒有意外了!
領先七分。
太田部長覺得,好勒,我們贏啦!
現在,領先一球。
太田部長覺得,好啦,我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