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場上,解說員的聲音依然激昂,他毫不吝嗇地向所有人宣告著今天比賽的最終勝者是青道高中!
在球場上,青道高中的隊員們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他們彼此拍打著肩膀和胸部,歡呼雀躍,儘情享受著這一刻的榮耀。
然而,在球場的另一邊,西邦高中的三年級選手們卻顯得格外落寞。
他們默默地站在球場邊緣,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這些三年級的選手們深知,這場比賽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不僅是一場輸掉了的比賽,更是他們高中棒球生涯的告彆。
他們在這片球場上揮灑過的汗水,付出過的努力,如今也以失敗告終。
在一刻,他們再也無法抑製來自心底的悲傷,默默地抓起了球場邊緣的一把土,將它放在西寺監督為他們準備好的小瓶子裡。
這把土,或許是他們對自己高中棒球生涯最後的留念,也是他們對這段美好高中時光的告彆。
“多謝指教!”
“多謝指教!”
相互列隊,彼此鞠躬。
青道高中和西邦高中的比賽,正式宣告結束。
看台上,許多媒體的到場記者都顯得異常匆忙,他們腳步匆匆地朝著球場外奔去,仿佛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在等待著他們去處理。
有些人甚至已經快步鑽進了自己的汽車裡,準備立刻駕車離開。
即便是在路上碰到了熟人,這些記者們也沒有停下腳步,更沒有多餘的寒暄。
他們的心思完全被其他事情占據著,根本無暇顧及其他。
對於這些記者們來說,第一時間將西邦高中落敗的消息報道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這不僅關乎到他們能否獲得更多的流量,更關係到新聞的時效性。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誰能更快地將消息報道出去,誰就能搶占先機。
原本他們都認為以黑馬之姿闖進甲子園賽場的青道高中,在這一輪碰到西邦高中後,就隻能乖乖地打好包裹回家了。
畢竟,西邦高中可是今年甲子園最終優勝的有力候補之一,其實力不容小覷。
甚至在這場比賽之前,這些記者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寫好了今天準備交給主編應付了事的稿件。
因為在他們看來,西邦高中戰勝青道高中,挺進下一輪根本算不上什麼吸引眼球的新聞。
這樣的結果太過平常,沒有任何新聞的爆點,自然也不會帶來多少流量。
沒有流量,也就意味著沒有收入。
這樣的報道,對於他們這些記者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如果不是因為還需要在自家公司繼續上班,他們恐怕連提筆的興致都沒有。
無論怎麼寫,內容都大同小異。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了。
比賽的結果竟然如此戲劇性,青道高中竟然在今天的比賽中一舉戰勝了甲子園的優勝候補西邦高中!
這個結果無疑是令現場的媒體記者都感到震驚,青道高中火了!
媒體人的敏感性讓他們意識到,青道高中這些選手的名字,在明天必將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