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中午好,你正在收看的是2018年世界杯亞預賽第6輪,中國隊對韓國隊的比賽。”
“中國隊和之前一樣排出的是4231的陣型。”
“守門員是1號曾林;左後衛4號蔣偉鵬;中後衛6號馮明先搭檔3號方數;右後衛5號張俊;後腰位置上是隊長10號鄭勇和11號高軍民;前腰20號張智超;左路16號楊明替代了王博;右邊是7號高磊;中鋒是22號薛寶。”
“韓國隊的陣型是433。”
“守門員1號權純泰;左後衛3號金珍洙;中後衛20號張賢秀搭檔15號洪正好;右後衛2號李鎔;中場是16號隊長奇誠庸、8號高明振、13號具滋哲;鋒線上是10號南泰熙、11號池東沅、18號李庭協。”
“從這個安排可以看出,咱們國家隊這邊應該是想打反擊,所以用速度更快的楊明替換下了王博。他和高磊都是速度型的前鋒,一旦抓住機會就能威脅到韓國隊的防線。”
“我很認同賀磊的看法。在西甲的時候要防住楊明,一個人都是不夠的。所以韓國隊的邊後衛在麵對楊明的時候就需要後腰的幫助,但是現在韓國隊的隊長奇誠庸才傷愈複出,從之前的比賽來看身體狀態不佳,而且速度本就是他的短板。我們可以預料楊明一定能在邊路撕開防線。而在防守方麵,今天韓國隊的孫興慜缺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防守的壓力。我們是有可能取得勝利的。”
“嶽謙不愧是專業解說,就是敢下判斷。哈哈。我也和你一樣看好今天咱們能取勝。”
“讓我們來看這次進攻。龍國隊開球以後,球在後場傳遞了兩下,張智超直接分給了左路的楊明...”
開球後,楊明直接伸手示意要球。身上的紅色球衣讓他想起了以前在西班牙國青當進攻核心的的時候。
進攻核心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呢?
那當然就是絕對的球權。
楊明此時在左邊路剛過中線,在接球前他觀察了一下韓國隊的站位。
剛開球,韓國隊的陣型相對散開。右側是韓國隊的右邊鋒,前方是韓國隊右後衛,右中場沒有往外拉開。在右路兩名球員之間也就是腰部的位置是有空間的。
楊明把球往前一趟,兩步就到了韓國右後衛李鎔麵前。韓國右邊鋒池東沅眼睛瞪得老大,他沒想到龍國小孩這麼直接,上來就是一個爆趟。
“席八,吃藥了嗎?這麼快。”
池東沅邊罵邊追,剛跑兩步就看到龍國16號停了下來,就像是故意等他一樣。
“喲!小子還挺牛,真是不知死活。等著被我包夾搶斷,然後丟球哭泣吧。”
楊明並沒有第一時間突破對方的邊後衛,因為韓國隊的陣型已經朝著這一側靠攏,空間已經被壓縮了。
看來也不是那麼不入流的球隊,至少有一些整體性。
楊明抬頭觀察,在內心給韓國隊做出了評價。
右後衛李鎔已經做出了防守姿態,他看了下球又看了下楊明,發現對方正抬頭向遠處打量,注意力似乎並不在腳下。
李鎔覺得這是一個搶斷的好機會,身價120萬的他對自己伸腳搶斷的速度很有自信。在十幾年的足球生涯中,趁對方注意力不在腳下時搶斷對方幾乎是腳到球來。
李鎔像一隻準備撲殺獵物的獅子輕手輕腳的靠近,隻等距離一到他就會飛撲上前。
楊明似乎並沒有察覺李鎔的靠近,他還是在觀察回防的池東沅和遠處的情況,像是在考慮如何進攻。
“小子,黏球太久是大忌。歐巴今天就來給你上一課。”
李鎔的腳距離足球越來越近,他甚至感覺自己的鞋子已經觸碰到了球皮。
李鎔和所有順足邊後衛一樣,采用的是右腳在前的防守姿態,這是一個偏向於進攻的姿態。
邊後衛側身麵對進攻球員,一來是便於慣用腳搶球,二來是搶球之後在麵朝進攻方向的狀態下可以第一時間發起進攻。
李鎔抬腳的時候他的眼珠向上掃了一下,他分明地看到楊明側頭盯著自己的隊友池東沅。他的視線迅速回到腳下,在他的腳就要觸到球的時候。
球不見了。
李鎔還來不及做更多的思考,他的腳真真切切踩在了草坪上。灑過水的草地傳來鬆軟的觸感,提醒他上搶失敗。
“漂亮!楊明輕鬆躲開了韓國後衛的上搶,走外線到了韓國隊的禁區邊上。剛才這下擺脫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楊明沒有看球,就像是心靈感應感應到了一樣。我們經常說人球結合能力,這可能就是頂尖球員的球感...”
楊明到了大禁區邊線和底線交點處,韓國隊的右中衛洪正好和右中場高明振呈掎角之勢包圍而來。
洪正好的右邊是底線,他站住位置等待著隊友。他的右腳與底線之間有10的空隙,如果按照國際足聯關於出線的界定,那麼這空隙還要加上足球的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