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想起了賽前踩場熱身時一幫人搶圈是那麼的業餘,再看到現在旁邊好多人累到抽筋。
“隊友們都展現出了頑強的鬥誌,在精神方麵我認為是可以和一流球員相媲美的。”
謝梅:“今天你在麵對半單刀機會的時候,選擇了傳球,這和你過往的球風不太一樣。請問是什麼讓你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呢?”
這就是楊明不喜歡接受采訪的原因。采訪說白了就是觀眾借記者之口來了解他們想要了解的東西,但是作為被提問人的楊明並不能獲得什麼,畢竟他現在不需要公關和照顧粉絲。現在的采訪對於楊明來說隻能用來裝逼,但是他今天沒這個想法,倒是後麵的薛寶很需要。
“我還沒滿17歲。”
回答很簡短,意思很清楚。我還年輕,球風有變化很正常。
謝梅還想再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有些私人化,她很確信這是很多女粉絲都想知道的。但她看到攝像機後的王池做了一個結束的手勢,謝梅立刻改口道:“感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
王池能看出楊明今天是不太樂於接受采訪的,問這三個問題已經是極限了。他看了一下表,從開始提問到結束都隻用了1分鐘。
楊明走後,已經等在一邊的薛寶立刻被拉到了攝像機前。
楊明往前走著,謝梅的最後一個提問其實並不是他嘴上說的那麼簡單。
楊明之所以給薛寶傳球,其實有兩個原因,
其中之一是薛寶的拚搏精神得到了楊明的認可。任何一個球員看到球場上有人為了勝利拚儘全力,就算這是一名對手也會贏得尊重。而楊明是純粹的球員,讓薛寶打進他自己拚儘全力搶出來的球能讓他感覺快樂。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楊明不想內耗。在第一次訓練時,楊明就發現這些隊友不僅水平欠缺而且教練安排的訓練強度也很低。比如在連續傳球時一旦提速,球員出現的失誤就很多。傳不到位、接不住球。這是平時訓練水平就很低的體現,就算現在提升訓練強度也沒用。
當和韓國隊的比賽開始前,楊明一直想的都是怎麼靠自己來完成進攻。但當完成開場後的第一次進攻,楊明改變了想法。
這些隊友也太菜了。這世界杯預選賽還有好幾場呢?要是都靠我自己,那我不得累死。與其消耗自己不如消耗彆人。
一向喜歡偷懶的楊明展現了自己的行動力,那就是不行動。
當楊明回撤了兩次,發現隊友甚至都不看自己的跑位後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至於輸贏,楊明沒去想。在第一次突破後他對韓國隊的水平也有了認知。回撤深一些拿球或者找定位球機會總歸是有辦法的。但是如果不想辦法讓這些隊友動動腦子,以後也走不遠。爺爺奶奶都是教師的楊明深諳學生自己領悟比他人灌輸更有效果。上半場隊友累死累活,中場楊明一點撥,個彆聰明的學生就想通了。
下半場開始後一切也向著楊明希望的結果發展。
說不定我還挺適合當老師的,退役後要不當教練算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楊明走進了球員通道。前方有兩名球員正在激烈的爭論,二人走幾步就理論幾句然後又走幾步如此循環。
楊明細看發現是韓國隊的後衛洪正好和李鎔,不過他聽不懂二人嘰裡呱啦的鳥語,索性也就不理會了。
洪、李二人確實在爭論。
洪正好大聲道:“我們今天之所以輸球,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沒有防守住龍國隊的16號。你讓對方在我們邊路肆意妄為!”
李鎔怒瞪回去:“席八!你說的倒是輕巧,你倒是告訴我要怎麼防?我一個人根本防不住,歸根究底是你的補防不到位。”
洪正好:“你作為後衛不會封對方的慣用腳嗎?我看你每次都沒有去封。就像一個木頭一樣被過了,你太快被突破,我怎麼來得及補防。”
李鎔:“來!你告訴我16號哪隻腳是慣用腳!他就沒有慣用腳,他不管左腳還是右腳都很靈活。踢了半天,你連對方的逆足情況都不知道!”
洪正好一時語塞:“那我們應該把這個情況反饋給教練團隊。討論一下要怎麼防守。”
如果楊明能聽懂,他會發現洪正好和李鎔的爭吵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在總結比賽中的問題,隻是運動員之間的交流更加激烈罷了。
走進更衣室,龍國球員大都坐在凳子上。有些在自拍準備更新社交媒體;有些像是在聊天,打字會發出笑聲;有些則是在聊天;幾乎沒有人在討論剛結束的比賽。
楊明走到鄭勇邊上,說:“鄭隊,咱們不做賽後總結嗎?”
鄭勇放下手機:“哦。待會交流會跟我們說的,現在他應該在等數據分析師的報告。”
“哦。我們球員不用自己先想想嗎?”
鄭勇有些納悶:“自己先想想?”他已經忘了有多久沒有在賽後做過這種事情了。遠古的記憶像是要出現,但是卻模糊不清。
這時高磊擠了過來,略帶一些歉意地說:“楊明,不好意思。今天你給我傳的那個單刀我沒打進。我剛才一直在想是哪裡出的問題?我感覺我好像有點過於追求角度了。你覺得呢?”
楊明多少能看出高磊的問題,對方確實是一個有速度的球員,但是在體能的分配上似乎有些不合理。
“我感覺你衝的有點快,後麵可能沒有力量去精確地控製射門。”楊明說道。
“是這樣的嗎?”高磊歪著頭有些疑惑。
楊明又掃視了一遍周圍的隊友。
唉。不思進取。
喜歡世界第一天才請大家收藏:()世界第一天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