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楊沫虹的拍攝技術,十分給力。
即使蘇小小的情緒多次被中斷,楊沫虹總能帶著蘇小小重新到進入狀態中。
並且,楊沫虹可能天生就應該成為攝影師,她不但對鏡頭的把控能力很強,還對被拍攝之人的情緒變化非常敏感。
隻要是楊沫虹執掌鏡頭,她總能及時捕捉到蘇小小情緒展現的最佳時刻,並通過她高超的拍攝技術,將蘇小小細膩的情緒,在鏡頭中特寫放大。
即使沒有旁觀拍攝現場,他人光從這一張張照片中,就能看出鏡頭定格的瞬間,照片中的主角是怎樣的一種情緒。
也因此,即使在拍這組照片時,蘇小小因為妝造的原因,拍攝進程被打斷了很多次。
但是,也因為執鏡人是楊沫虹,即使拍攝進程被多次打斷,她也總能抓拍到令人滿意的照片。
所以,對比前兩組照片,第三組照片的拍攝時長,也沒有耗費特彆多的時間。
……
時間走得很快,從開拍到結束,大概半個多小時過去了,第三組照片也拍攝,終於是圓滿完成。
在楊沫虹眼含笑意的說完“第三組收工”後,右手拎著棒球棒的蘇小小,深深的呼了一口氣,正式從拍攝狀態中解脫出來。
她朝楊沫虹笑了笑,然後,將棒球棒放回到道具堆裡。
說實話,真的好累人啊!
原來這些藝人,一個個看著像是養尊處優的少爺、小姐,外表總是光鮮靚麗。
但是,實際做起明星來,好像也沒有看到的那麼簡單。
光是拍個公式照,看著好像隻要站在那,聽著攝影師的指引,做動作擺姿勢,做好表情管理,等著被抓拍就行……
但是,你終究不是“作品”,你是人呀。
人跟物品的區彆,就是人是擁有主觀情感,去掩藏當下真實的自己,展露特定的情緒……
還真沒那麼簡單。
就拿今天的拍攝來說,蘇小小已經拍好的三組照片,每一組照片都是有提前設定好的“中心主題”。
攝影師則是通過鏡頭,運用自己拍攝技術,將中心主題體現在照片中。
而蘇小小作為照片中的主角,她的外形有妝造師打理,妝造師不會讓她的外形偏移主題。
而更多的是蘇小小需要通過道具、姿勢,去迎合中心主題,展示最恰當的情緒。
不然,這次的拍攝就會失敗,而這一組照片,也將成為沒有靈魂的作品。
麵對鏡頭時,做到不緊張、要自如……這已經挺難的了,更彆提去展示“命題情緒”。
唉……
蘇小小在心裡微微歎了口氣。
她這才哪到哪,隻是被拍幾組照片而已,對比那些“真正”的藝人,可真是大象與螞蟻……
她一想到演戲,頭皮都開始發麻了。
在這一刻,她不隻是明白了當藝人很難,也體會到了原身的不容易。
畢竟,跟她這短短幾小時比起來,原身不止要拍藝術照,還要一個個劇組去試戲、拍戲,以及在超多鏡頭下,參加綜藝節目的錄製。
而原身本人,還患有有鏡頭恐懼症。
哇,光是想想,她就覺得這是災難一般的事。
啊,對了,拍戲的鏡頭也不少吧!
原身是怎麼做到明明有鏡頭恐懼症,還能在多鏡頭下發揮自己的演技。
也不知道,原身的演技如何,好還是不好?
應該是不太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