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回到獨立團後,舒舒服服地享受了幾天老王頭做的美食,可沒過多久,就又開始不安分地鬨騰起來。
小七總覺得“全軍總教官”這個稱謂,根本配不上自己的獨特與優秀。
於是,她絞儘腦汁,苦思冥想,最後終於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超長的稱謂:
“絕世無雙,無人能比,英明神武,美麗漂亮,的,全軍總教官!”
她心裡暗自得意,你瞧啊,李雲龍的稱謂就倆字——團長,趙剛的稱謂也是倆字——政委,多平平無奇啊,對吧?
再看看自己的,小七扳著手指頭仔細數了數,一、二、三……足足二十二個字!
想到這兒,她忍不住“哈哈哈”地笑出了聲,仿佛自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
緊接著,小七就在團部辦起了培訓班。
獨立團各個營連分散駐紮,跟團部在一起的主要是團部後勤人員、政委負責的幾個科室人員,還有警衛連,加起來也就三百號人。
至於其他團直屬的騎兵連、偵察連、炮兵連,雖然在團部也有駐地,但平時基本看不到人影。
小七看著這三百號人,心裡琢磨著:好吧,就先拿你們開刀!不對,是先在你們身上樹立典範!
在培訓班上,小七扯著嗓子喊得聲嘶力竭,口乾舌燥,可這些兵在她眼裡實在是太笨了。都三天過去了,整整三天,就這二十二個字的稱謂,愣是一個學會的都沒有。
小七急得直拍小腦袋瓜,心裡想著:怎麼辦呢?到底該怎麼辦?突然,她眼睛一亮,計上心來。
第二天,小七宣布了一個驚人的獎勵政策:隻要能學會這二十二個字,槍支隨便選,彈藥隨便拿,能帶多少就拿多少!
一開始,大家都半信半疑。直到一個抱著試試看想法的宣傳科士兵,成功喊出了這二十二個字的稱謂。
隻見他腰裡挎著兩把鋥亮的鏡麵匣子,身上裹著“九龍帶”,帶子上密密麻麻插滿了彈匣,邁著同手同腳的步伐得意洋洋地走回來時,團部所有的兵瞬間都沸騰了。
誰不想多拿點裝備啊,這一下,大家學習的積極性被徹底調動了起來。
當第十個兵也如願獲得了滿身裝備後,小七又下達了第二條命令:凡是學不會的,夥食減半!
這一下,整個團部都亂了套。
李雲龍去查哨,就聽見士兵們一邊站崗一邊嘴裡嘟囔:“絕世無雙絕世無雙絕世無雙……”
趙剛帶著戰士刷標語,戰士們也是一邊刷一邊念叨:“無人能比無人能比無人能比……”
李雲龍和趙剛聽著,隻能無奈地無聲歎息,心裡想著:等等吧,再等等,過幾天大家新鮮勁兒過了就好了。
可他們還是想得太簡單了。
小七“禍害”完戰士,又把目標對準了領導。
獨立團開會,團長和政委坐在上麵,下麵是各個營連的主官。
會議剛要開始,咱那“英明神武”的小七就夾著筆記本,腆著那並不存在的將軍肚,慢悠悠地晃了進來,然後一屁股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李雲龍和趙剛中間。
等會議開完了,小七還裝模作樣地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說道:
“咳咳,這個會,開得不錯,啊,是不是?下麵我作為全軍總教官,再補充兩點!”
結果呢,第一點,是把李雲龍說的話重複了一遍;
第二點,又把趙剛講的內容複述了一通。
期間,她還故意停頓,用自以為威嚴的目光掃視全場,要是沒有掌聲,她就絕不罷休。
這可把李雲龍和趙剛給愁壞了。
一開始,他倆確實因為之前和小七的衝突,心裡有點愧疚,所以對小七放縱了些。
可現在,小七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耽誤事了。
就在李雲龍和趙剛準備采取點措施,好好管管小七的時候,總部一道命令如同一束曙光,總算是把獨立團從這“水深火熱”的苦海中拯救了出來。
……
武漢會戰的局勢如同一團陰雲,籠罩在中華大地之上。
國軍在日軍淩厲的攻勢麵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防線搖搖欲墜,很有可能重蹈淞滬大潰退的覆轍,情況岌岌可危。
蔣光頭心急如焚,緊急召見了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周大大,希望能尋求到一絲轉機。
八路軍高層經過反複研究和慎重考慮,毅然做出決定:
出兵支援!
這一次出兵,八路軍的目的並非為了搶占地盤,而是要給囂張的鬼子以最大程度的殺傷,讓他們為自己的侵略行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八路軍的出兵序列中,所屬的主力團和一部分基乾團被列入其中。
獨立團作為一支戰力突出、聲名遠揚的隊伍,有幸進入了這個光榮的序列。
李雲龍和趙剛得知這個消息後,興奮得合不攏嘴,心裡滿是對即將到來戰鬥的期待和憧憬。
然而,咱的小七卻在團部裡麵滿地打滾,哭得稀裡嘩啦。
這是為啥呢?
原來,最上級居然單獨下了一道命令,讓小七留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防止小七在他們離開後胡鬨,李雲龍絞儘腦汁,想出了一個特殊的辦法。
他從警衛連和偵查連精心抽調了五個班的兵力,組成了一個在八路軍軍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特殊單位——“近衛排”。
排長由趙鐵柱擔任,而排“政委”則是老王頭。
老王頭多次負傷,年齡也大了,已經無法再進行遠距離行軍,但他在團裡德高望重,深受大家的敬重。
在排一級設立政委,這種事估計也就李雲龍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奇葩能乾得出來。
李雲龍心裡明白,自己和趙剛這一走,整個獨立團裡,能壓製住小七那調皮搗蛋性子的,也就隻有老王頭了。有老王頭在旁邊看著,就算小七再怎麼鬨騰,也不至於太出格。
很快,獨立團出戰的日子到了。
各營連的留守人員按照命令,放棄了原駐地,全部到趙家峪集結。
可等大家都集結完了一看,人數少得可憐,攏共也就100號人。
除了50號近衛排的戰鬥人員,剩下的都是後勤人員和文員。
麵對著這寥寥無幾的“小貓兩三隻”,小七頓時沒了鬨騰的興致。
往日裡那活潑調皮的勁兒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天無精打采地到處溜達,就連老王頭做的她最愛吃的羊肉麵,現在也覺得不香了,心裡滿是失落和無奈。
老王頭和趙鐵柱看著無精打采的小七,心疼得不行,變著法地安慰她。
一天,趙鐵柱靈機一動,試探著問:“……總教官,要不,您再繼續辦那個啥……培訓班?”
“辦啥啊,就那麼幾個人,沒意思。”小七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回應。
“人少啊?”趙鐵柱撓了撓腦袋,突然眼前一亮,“要不,咱找幾個縣大隊,區小隊?”
“哎?哎?”小七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對啊,獨立團主力是走了,可是轄區裡麵的民兵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