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的戰局來看,規模浩大的武漢會戰最終以國軍的失利落下帷幕,全國局勢由此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軍事上看,國軍投入兵力約100萬,日軍兵力近40萬。曆經4個半月的苦戰,國軍傷亡40餘萬,日軍傷亡達25.6萬。
日軍雖占領武漢,但其常備軍大量消耗,財力、物力被嚴重透支,經濟瀕臨崩潰,黃金儲備從388噸降至25噸,軍工生產拉到極限,甚至要收回軍校教學用步槍裝備新部隊。這使得日軍近期內無力再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攻。
政治層麵,日本妄圖通過軍事打擊迫使中國投降的計劃落空,轉而調整策略,拋出第二次近衛聲明,試圖與國民政府邊打邊談。
在那狹小區域裡,原本彙集著二十幾萬鬼子兵力,如今明顯已不合時宜。於是,鬼子的師團、旅團開始沿著鐵路線緊急調兵。巧的是,正好有幾個旅團的鬼子要途經晉西北,運兵的火車一趟接著一趟。
晉西北,由於前期八路軍戰略收縮,這兒的鐵路和公路一直都太平得很。聲名遠揚的“獨立師”,外界傳聞竟都是由老人、孩子和婦女組成,甚至還有可靠消息稱“獨立師”已經原地解散。
加上之前幾趟運輸都平安無事,鬼子這下徹底鬆懈了。原本鐵路沿途不間斷的巡邏改成了定時巡邏,伴行的裝甲列車也從四輛銳減到一輛。
他們萬萬沒想到,正是這自以為是的鬆懈,給了小七可乘之機,再一次成就了小七的赫赫威名。
……
在旁人眼中,這半個月裡的小七似乎十分悠閒,不是在屋裡呼呼大睡,就是到處溜達閒逛,還時不時打聽些瑣碎事兒。
可實際上,這半個月她忙得腳不沾地。
穿越回現代後,一頭紮進資料堆裡,把抗戰時期晉西北的鐵路沿線資料查了個底朝天,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一處完美的伏擊地點。與幾十個軍事博主熱烈討論了整整三天三夜,分析地形、考量敵軍動向、權衡我方實力,最終一致決定在範家窩棚伏擊鬼子的火車。
範家窩棚這個地方,雖然早已被鬼子清理成一片廢墟,但在地圖上,它的名字依然清晰標注。此處地形極為特殊,是一個長達三千米的大下坡,坡度超過二十度,鐵道在這兒不僅是大下坡,還有較大的彎度。
這樣的地形條件,簡直是為伏擊量身定製,大下坡加拐彎,火車行駛至此隻需一點點的意外,必然脫軌,不在這裡打伏擊,還能去哪兒呢?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花重金邀請了幾個電腦高手,以製作動畫片的名義,在電腦裡對這場伏擊進行了上千次模擬。他們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製定了十幾個伏擊預案。
從埋多少炸藥、多少地雷,到具體在哪兒埋、怎麼埋;起爆線如何鋪設、怎樣連接;先起爆哪個、後起爆哪個,都進行了精確規劃。
可以說,整個伏擊過程被精確到了分秒和點位,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被提前考慮到了。
而穿越回《亮劍》世界,同樣沒閒著。
她派人實地勘察地形,仔細對比是否與資料記載有差距;安排人員測量火車車速,確認與資料記載相比是快了還是慢了。同時,她還操心著具體的戰鬥部署,比如這個火藥包安排幾個人去埋、這個地雷由誰去負責,怎樣在最短的時間裡布設好整個雷場等等。
在小七的腦海中,雖然這場伏擊還未真正打響,但她已經反複推演了幾百次,每一個戰士的位置、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節,都已經爛熟於心。
……
在距離範家窩棚一公裡處,有一處典型的晉西北山坳,放眼望去,四周山巒起伏,峰嶺相連,山坳被鬱鬱蔥蔥的樹林緊緊環繞,從外麵很難窺探到裡麵的情況,實在是絕佳的隱蔽之所。
小七帶著隊伍已在此悄然潛伏了兩天一夜。這段時間裡,他們一邊密切關注著各方傳來的消息,一邊多次派人前往伏擊現場進行最後的勘察,同時,小七還抓緊一切時間,對戰士們反複細致地講解整個任務部署。
她計劃趁著鬼子巡邏的間隙,帶領戰士們在30分鐘內完成整個雷場的布設,隨後將隊伍分成三股,分彆隱蔽在不同位置,采取兩頭攔截、中間攻擊的戰術。
待成功伏擊後,迅速加強兩頭攔截的力量,同時安排四營教導員帶領早已待命的老鄉們,快速搬運戰場上的物資。如果一切順利,整個行動將在兩個小時內完成,隨後部隊便能迅速撤離,不給鬼子留下任何反擊的機會。
終於,到了夜裡子時,潛伏在鬼子火車站的偵察兵,頂著一身的疲憊和緊張,匆匆趕回,帶來了準確消息:
一輛鬼子運兵車,足足有二十七節車廂,還有一輛裝甲列車,共有八節車廂,裝備著三門105毫米高射炮和八個重機槍塔。並且,裝甲車在前開道,運兵車緊隨其後,兩車相距大約500米。
小七得知消息後,迅速選定了第七號預案。她把戰士們召集到一起,進行最後一次作戰部署講解。為了讓戰士們更清晰地理解,小七形象地將整個伏擊過程比喻為“三聲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聲,等裝甲列車行駛到指定位置,壓爆炸藥包,‘轟’的一聲,讓它飛上天;
第二聲,咱們按下起爆器,引爆第二個炸藥包,鬼子的運兵車車頭會被高高挑起,脫軌側翻。
第三聲,等它滑行結束,停在咱們精心布置的地雷陣裡,咱們壓下起爆器,火車下麵的雷區全麵引爆,把這二十七節車廂的火車炸得稀巴爛!
與此同時,咱們隱蔽好的山炮直接近距離直瞄,對可能僥幸存活的鬼子車廂逐個點名。近衛連三排到六排,四營一連,迅速前出,對殘存的鬼子展開清掃,一個都彆放過!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來到了淩晨三點左右。鐵道上巡邏的鬼子恰好按照既定路線,在範家窩棚對向交叉而過。
小七見時機已到,果斷一揮手,下達了行動指令。
戰士們如同離弦之箭,趁著夜色的掩護,迅速而又悄無聲息地撲向預定區域。一時間,鎬鍬飛舞,泥土飛揚,大家爭分奪秒地布置著炸藥和地雷。不到三十分鐘,所有工作全部完成,戰士們迅速撤離,進行偽裝隱蔽。
四營二連和近衛連一排迅速南下1000米,找到隱蔽位置潛伏起來;四營三連和近衛連二排則迅速北上1000米,隱藏在暗處待命;剩下的部隊也快速撤離到距離鐵道500米的地方,藏身於茂密的樹林和提前挖好的地洞之中。
刹那間,整個戰場變得靜悄悄的,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戰士們靜靜地坐在挖好的地洞裡,頭上覆蓋著精心偽裝的樹枝草叢,默默地啃著乾糧,耐心等待戰鬥打響。
……
破曉時分,靜謐的天地間,突然傳來一陣“嗚~嗚~”的聲響。那是火車尖銳又刺耳的轟鳴,如同一把利刃,瞬間劃破了清晨的寧靜。
負責引爆的戰士們立刻瞪大了雙眼,握住手裡的起爆器,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等待那扣動戰局的關鍵時刻。
“轟隆隆……”打頭的裝甲列車好似一頭脫韁的猛獸,風馳電掣般衝下緩坡,又以極快的速度拐過彎道。它那龐大的身軀在鐵軌上疾馳,帶起一陣呼呼的風聲。就在它即將駛離伏擊圈的千鈞一發之際,
“轟!!!”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猛然爆發。這聲巨響猶如來自地獄的咆哮,強大的爆炸力量直接將八節的裝甲列車像彈丸一般炸上了二三十米的高空。
列車在空中不受控製地翻滾了好幾圈,如同一隻斷了線的風箏,隨後重重地砸向大地,發出沉悶的撞擊聲,大地都為之一顫。
列車四分五裂,那些破碎的零件四處飛濺,車廂雖然神奇地保持著完整,但裡麵的鬼子,在如此猛烈的衝擊下,估計沒幾個還能保住性命,非死即傷。
“轟!!!”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隨著起爆器被狠狠按下,後麵鬼子運兵車的車頭猛然高高挑起,好似一條拚命掙紮的巨蛇。
它高高地跳出車軌,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後,翻滾著向前快速滑去……
運兵車的滑行速度越來越慢,漸漸地停了下來,而它的整個車身恰好完完整整滑入了小七精心布下的地雷陣。
“轟轟轟……”
刹那間,上百道爆炸聲緊密地連成一片,仿佛是一場盛大的死亡交響曲。
二十七節列車瞬間被卷入了地獄般的熊熊烈火之中,一節節地被炸得粉碎。
鬼子的屍體伴隨著爆炸產生的強大氣浪和紛飛的木屑、鐵皮,像天女散花一般,被拋灑得到處都是,鋪滿了一地。
現場一片狼藉,慘不忍睹,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硝煙味和刺鼻的血腥味。
“呼啦啦……”
戰士們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全都衝了上去。
兩頭負責阻擊的部隊迅速衝上鐵路,扔下沙包,以最快的速度擺開阻擊陣型。
王承柱興奮地操控著山炮,左瞄瞄,右瞅瞅,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目標,滿心期待著能開上一炮。可戰場上鬼子列車幾乎被炸得灰飛煙滅,居然連打出一發炮彈的機會都找不到。
他急得直跳腳:“怎麼開個張就這麼難……”
兩個小時後,在鬼子的增援部隊趕到之前,戰士們和老鄉們帶著從戰場上繳獲的海量物資,安全而又迅速地撤離了。
他們消失在山林之中,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戰場,見證著這場漂亮的伏擊戰。
……
回到團部後,劉平安可謂是風光無限,整個人都飄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剛立下戰功,就大著膽子跑到李雲龍麵前,張口就跟團長要“官”,直言要當“二營長”。誰能想到,李雲龍竟然當場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