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曲折。
山路漫漫。
李雲龍、趙剛,還有小七,好不容易翻過了一道陡峭的山坡,還來不及喘口氣,又馬不停蹄地朝著下一座山坡進發。
哎呀!這山區的山坡可真是爬不完呐!
按照部隊總體的作戰部署,二營負責墊後阻擊,李雲龍、趙剛和小七他們的任務,是抄近路,迅速與中軍會合。
說來也怪,此刻竟成了李雲龍、趙剛和小七在整場戰鬥中最為悠閒的時光。
“哈哈哈!”
偷得浮生半日閒,李雲龍竟來了興致,在會合“中軍”之前,打頭陣的事兒就交給張大彪和王全寶那倆小子處理,殿後的活兒還是讓劉平安負責吧。
連綿的山巒被鬱鬱蔥蔥的植被覆蓋,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一曲大自然的樂章。遠處,雲霧繚繞,給山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而趙剛呢,還沉浸沉痛之中,甚至連政委激勵士氣的本職工作都拋諸腦後。
咱們的小七呢,正舒舒服服地趴在趙鐵柱那寬厚的背上,呼呼大睡。
獨立團的這三位領導,此刻竟都不在狀態,這可讓負責貼身保護他們的魏大勇感到肩頭的壓力如泰山般沉重。
要知道,當下他們的保衛力量僅僅隻有兩個排,滿打滿算也就60來號人。
雖說這60多人都是從獨立團裡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可一旦這三位大神出了哪怕一丁點差錯,那整個獨立團可就如同天塌了一般,後果不堪設想。
天地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一切都顯得那麼歲月靜好。
時間就在這或悠閒、或沉重、或擔心、或呼呼大睡的氛圍中,悄無聲息地靜靜走過。
一行60餘人,就在這曲折蜿蜒的山道中,艱難地行進了整整一上午。
就在眾人都有些疲憊不堪之時,一名偵察兵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從後麵一路狂奔追了上來,帶來了一條足以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小鬼子撤兵了!
“啥?小鬼子撤兵了?”魏大勇一臉疑惑,伸手撓了撓腦袋,“那咱還撤不撤啊?”
李雲龍聽聞,大嘴一撇,滿臉不屑地說道:“小鬼子都撤了,老子還撤個屁,哈哈哈,老天爺開眼啊!小鬼子居然撤了!都跟老子回去!”
然而此時,太陽已經高高掛在天空,正值中午時分,那場驚心動魄的掃蕩危機也已然徹底解除。
李雲龍、趙剛、小七,還有他們帶領的60名警衛連的戰士,頓時感到整個身體像是被抽去了力氣,又困又餓又累。
——先不說之前的十幾天戰鬥,就是昨天,準備了一天,昨晚,打了一夜,今天,又急行軍了一上午。
沒辦法,先找個避風的地方,生火做飯!好好地飽餐一頓,再美美的睡上一大覺,然後再走。
眾人很快找到了一處背風的山坳,開始忙碌起來。不一會兒,嫋嫋炊煙升起,飯菜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
就在李雲龍他們吃飽喝足,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段鵬帶領著剩下的偵察連的20名戰士,神色匆匆、火急火燎地追了上來。
“團長,不好了!小鬼子居然又有了變化!有一個大隊的兵力正在向我們追來。”
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呢?
……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一說整個中國戰場那錯綜複雜的大局了。
……
武漢會戰已然落下帷幕,這場規模宏大的戰役給中日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而且,那個曾經喊著“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汪不負,竟然不顧民族大義,卑躬屈膝地投降了小日本,淪為人人唾棄的漢奸。
小鬼子的大本營此刻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一場更大規模的會戰,妄圖以戰促和,逼迫重慶的那位蔣光頭投降。即便不能讓其在明麵上屈服,也要設法與大日本蝗軍媾和,在軍事上達成某種默契。
至於這場會戰的地點,大本營還在反複權衡、猶豫不決。不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大概率就是長沙會戰,也就是在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一次長沙會戰。
就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井關隆昌調用航空兵的冒進行為,居然使得山西的路航基地的航空燃油急劇消耗,達到了警戒線以下。筱塚義男發起的這場大規模掃蕩行動,也終於成功引起了大本營的高度關注。
在大本營的作戰室裡,一眾日軍高官們圍坐在巨大的地圖前,仔細翻閱著山西兵員和戰備物資儲存的詳細資料。
隨後,大本營對筱塚義男連續下發了數道命令,一開始措辭極為嚴厲,態度強硬,責令其立即停止這種在他們看來毫無意義的掃蕩行為。然而,隨著筱塚義男的解釋與周旋,命令的措辭慢慢變得溫和起來,到最後,竟出人意料地稱讚起了筱塚義男的忠勇。
筱塚義男本就擔心保城與沙縣的丟失以及運兵車事件影響自己的仕途,甚至被調入預備役,萬般無奈才發起了這次掃蕩。
如今見自己的命運有了較大的轉機,隻好暫時放下對小七那刻骨銘心的仇恨,迅速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第36師團、獨立混成第4旅團和駐蒙偽軍的兩個師,開始按照既定的路線,有序地撤回了原來的防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但世事無常,事事總不能一帆風順,總是充滿了無數的變數與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