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隻是一個普通的辦公室白領。
其實也就是萬千打工人裡的一員,再說白一點張遠就是一個普通的社畜,成天努力工作卻隻是在為房東和公司打工。
他自己甚至都不舍得在周末買點水果。
張遠為了省錢不抽煙不喝酒,他唯一的愛好就是下班後回家看看電視了。
雖然現在網絡已經很發達了。
但張遠還是喜歡看電視。
確實因為看電視更放鬆,目的性也不強,隨機出現的電視節目甚至會令你驚喜。而網絡目的性過於強烈,就失去了那種意外的樂趣。
但是在那麼多類型的電視節目當中,張遠最偏愛喜劇節目。
他尤其喜歡小品,至今張遠還會時不時溫習一下以前春晚的小品,小時候的他隻是看個場麵熱鬨,現在返回去再看那些老小品居然更有感觸了。
那些小品讓人笑,笑得很有道理。不僅讓人快樂,快樂過後還讓他多了很多思考。
至於現在的小品都是什麼鬼,總有一種要強迫彆人喜笑顏開的感覺。演員故意扮醜。故意不按邏輯出牌。
笑完以後,煙消雲散。
張遠一個人在外務工已經很多年了,他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得不考慮很多現實的問題,比如回老家買個房子然後結婚生子。
不過這些年,張遠在社會上碰的釘子多了。
他看的臉色多了,受的委屈多了。
他的心就更脆弱了,甚至也懶得進行虛偽的社交了。隻有張遠回到自己的出租房,他才有多一點點安全感。
他需要找一個途徑平衡感情和情緒。
所以免費的電視節目,就成了他最好的發泄情緒的途徑了。
他發現《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完全是一個意外。晚上張遠百無聊賴地打開電視機,隨意切換著節目。
突然看到三個大男人穿著奇怪的黑衣服。
這是搞什麼鬼?
張遠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他又看了電視劇右上角寫著《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八個大字,他這才知道這原來是一個新出的喜劇節目。
他出於對喜劇節目的偏好,稍微一停留了一會眼睛卻再也離不開了。這個小品叫《三毛保衛戰》,張遠看名字本以為是一個嚴肅的題材。
誰曾想到這裡保衛的。
竟然是頭頂的三根毛!
班長:兄弟,彆怕,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輕於鴻毛,下輩子彆再做毛了,尤其是社畜頭上的毛。
阿光:哥,做毛,不易啊。
班長:兄弟。
強冬冬:哥。
班長:兄弟。
強冬冬:哥。
班長:像你這樣優秀的毛。
班長強冬冬: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熬了幾夜到頭來,乾枯毛躁又受損。
班長:兄弟。
…………
張遠被深深吸引了。
其實故事內容很簡單:講的是一名社畜在經曆加班熬夜、熊孩子薅頭發等等辛酸之後,頭上僅剩下三根頭發。三根頭發想儘辦法自保。
但還是在一陣大風之後,斷了一根。
這充滿了黑色幽默的感覺,不過在頭發們最後發出“做毛不易”的呐喊時。張遠摸著自己的發際線,徹底蚌埠住了。
隨後他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個叫《三毛保衛戰》的作品,還真的挺有意思的,把脫發這一件小事解構得非常可樂,三位演員的表演更是笑果十足。
比起張遠之前看的喜劇。
這種“搞笑”要真實有趣得多。
用最犀利的話語講出那些麵具偽裝之下的真實,然後話鋒一轉製造出一個出乎意料的笑點,就像腦筋急轉彎的升級,真的很巧妙!
張遠追完節目之後。
他發現這部綜藝真是上頭啊!
說實話,他剛剛看到“喜劇大賽”這個名字,心裡多少有點慌。
這年頭各種打著喜劇名號的綜藝節目,要麼直接撲街,要麼曇花一現。上一個打著喜劇比賽的節目,現在墳頭草都長得不知道多高了。
張遠急忙從網上搜到了第一期,看完之後他發現自己果然沒有失望。
第一輪競演的24個作品,真正做到了百花齊放,題材和形式五花八門,表演也都很專業。而且節目的內容雅俗共賞,顯然都是精心準備的。
但張遠也不免有一點擔憂,當這些想法創意一次被潑出去後,後續倉促的創作還能保持高水準嗎?
以往的喜劇節目都有這種現象。
節目的前兩期各路人馬爭奇鬥豔,再往後迫於創作的壓力,大夥就隻能攢段子拚節目。到了後麵的節目一期不如一期,隻能用嗬嗬噠來評價。
張遠隻希望選手們的素材還能撐下去,不要爛尾。畢竟他要找到個既有趣又下飯的節目實在不容易啊。
好期待下一集,又會有什麼精彩的節目?
像張遠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人皆有好奇之心,觀眾口口相傳之下。《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期的時候,節目的收視率再度飆升。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經過口碑發酵,收視率又驚人地提升足足5%,最後的收視率竟然有驚人15%。
………….
現在已經淩晨三點了。
江州電視台剪輯室仍然燈火通明。
李浩宇對幕後的工作人員說,“大家辛苦了,明天放假一天,後天晚上我請大家吃頓好的犒勞一下大家。”
好在後兩期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終於剪輯完成了。
之所以這麼匆忙,還是歐泰的要求。
歐泰感到現在節目正當紅,他打算一鼓作氣直接一周雙播。這樣的操作可以讓《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熱度直接拉滿。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一周雙播為用戶帶來“雙倍快樂”,而對節目製作團隊來說,這意味著製作時間被壓縮一半。
但李浩宇想了一下還是同意了。
畢竟這樣確實可以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