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宇也知道這種事情是沒法避免的。
畢竟節目一火,電視台跟風立項也是個常態。不過雖然無法改變這個現狀,但就這麼躺平也不是李浩宇的風格。
李浩宇也給江州電視台的宣傳部打了個電話。
至少讓他們發發通稿,強調一下自己節目的原創性惡心一下湘南電視台。雖然以湘南電視台那個風格他們也不會在乎。
但至少要讓一部分觀眾清楚這個事實,李浩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既然彆的電視台都開始蹭熱度了,李浩宇也自然不能讓江州電視台宣傳部停下來。
不過現在演員們的拍攝還是沒有完成,主要的宣傳手段還是要以宣傳海報為主。李浩宇讓設計部做了一些節目海報、嘉賓海報、下一期界麵倒計時海報等。
不過這樣似乎有點太普通。
於是李浩宇又叫來設計師,讓他們設計一些趣味的內容衍生條漫等。這種形式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新穎的。
相比後世用爛的情況下,如今推出還是能有一定效果的。
……..
今年《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火得一塌湖塗。
這也讓很多訪談節目組盯上了演員們。無論是最近大火的皓史成雙組合,還是蔣龍張弛的王炸組合在網上的人氣都居高不下。
很多節目都對《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演員們拋出了橄欖枝,通告費更是開出了很優握的價格,堪比二線明星的費用了。
這些節目組都希望《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選手們可以抽出時間來參加一下節目,可以和節目的觀眾們聊一聊《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拍攝的花絮,聊一聊節目背後的有趣小故事。
畢竟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熱度。
節目收視率肯定差不了。
這對很多喜劇演員其實頗具吸引力的,要知道許多演員在參加《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之前甚至連養家湖口都成問題。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國內細分的喜劇市場仍缺少完整的產業鏈條,不僅商業模式落後,也缺乏數字化運營與技術能力支撐。
比起外國先進的喜劇工業,豐富的演出場所。
國內喜劇市場的發展和運營發展都比較落後,長期以來都處於自由生長的散養狀態。
其實能來到節目參賽的選手都已經是“腰部選手”,連他們都如此艱難。
底層的喜劇人的生存境況就更加惡劣了,這也使得一大批喜劇團隊求路無門,缺少持續、穩定的曝光和收入來源,作品沒人聽、舞台沒人看。
他們隻能通過下班去排練、主業養副業,這種方式勉力維持下去。
最好的例子就是蔣龍,在節目播出之前他真的全靠節目組的盒飯,把一個多月的排練期撐了下去,不然他可能連飯都買不起了。
參加節目既能賺錢又能打響知名度。
很多選手自然也很心動。
不過他們都已經提前和江州電視台簽好保密合同了,沒有李浩宇的允許所有演員都不能隨意外出,更彆提接受訪談了。
更彆說明眼人都知道《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已經成為年度爆款喜劇綜藝,如果為了參加訪談導致被李浩宇厭惡導致後期的節目被一剪沒。
那麼誰也接受不了這個代價。
所以,沒有一個演員敢對李浩宇開這個口。
其實如果他們直接說的話,隻要不影響節目排練和播出李浩宇大概率都會同意的。
可是李浩宇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聲望太高了,江州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自然不用多說了。
自從李浩宇一百萬的獎金發出去之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每一個人看李浩宇都笑臉盈盈。
話說,,,..版。】
很多工作人員隔著幾百米都熱情地打招呼了。現在除了李浩宇的命令之外,誰的話在劇組裡也不好使了。
大家全以李浩宇馬首是瞻。
估計也就台長歐泰的話,還稍微有點分量了。
而普通的喜劇演員就更不用多說了。
要知道他們每個人大火的劇本,基本都是李浩宇提供的。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的。他們作為演員自然佩服李浩宇的才華,所以他們都打內心裡服氣。
更彆提李浩宇還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總製片人了,在所有喜劇人眼裡李浩宇就像一個威嚴的“大家長”
所以每個演員儘管都收到了不少節目邀約。
但卻沒有一個人敢對李浩宇開口。
電視台本來就是一個小圈子。
沒有什麼消息能瞞得了人,很多訪談節目的製片人都收到了風聲,也知道了喜劇演員們拒絕的原因。
一方麵他們忍不住感歎李浩宇的能力和手段,李浩宇不愧是業內公認的天才新銳製片人。這麼短的時間就把劇組內部弄成了鐵板一塊。
怪不得《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躥紅。
電視圈裡被拒絕是一個常態,小到節目通告大到節目製片人被拒絕都是常態。
什麼三顧茅廬都是常規操作,為了邀請一個大熱藝人,邀約個一兩年時間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唄。
電視圈裡都是些人精,既然節目選手都不接受邀請,那麼為什麼不能轉換一下思路。於是他們直接把邀約目標,切換到李浩宇這個總製片人身上。
他們自己在了解到李浩宇的情況,也被嚇了一跳。
要知道李浩宇居然才加入江州電視不足一年。
他從一個電視台實習生到爆款綜藝的總製片人,這都是不是升級三級跳了,簡直像坐上火箭一樣飛速升級了。
簡直比暗箱操作還離譜!
這種操作連台長的親兒子都不敢這麼做。
他們一開始收到這份資料還以為是看錯了,結果反複確認之後才發現這居然是真的。然後他們看到了李浩宇的簡曆很簡單,隻有簡單的兩行字。
《中秋奇妙夜總導演,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總製片人。
雖然隻有短短兩行。
但這樣一下子讓事情變得合理起來了。
真的牛掰啊!
就李浩宇這兩行簡單的節目履曆,比千言萬語都充滿了說服力。他們自己看到都啞口無言說不出話。
畢竟電視台也是看實力說話的,人家隻負責兩個節目卻通通搞得有聲有色。實在是讓人挑不出毛病。
於是這些人紛紛開始發動各種的關係網進行邀約。最開始的邀約還比較容易拒絕,大部分隻是通過官方渠道打給了江州電視台。
更進一步的無非隻是到了蘇強那裡,蘇強自己就幫李浩宇拒絕了,蘇強自己也沒當回事。
然而事情的發展漸漸超出了蘇強的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