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下的椅子頓時變成了滾燙的烙鐵,小皇帝猛得一下站起來,甩掉手中的朱砂筆,驚慌失措地盯著茶玖。
怎麼辦,怎麼辦!
太後恢複了身體,是不是要找他算賬了?是不是要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了?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茶玖沒有任何怪罪的意思。
她從容淡定地走到小皇帝身邊,按下他的肩膀:“坐吧。”
小皇帝愣了。
什麼?
她讓他……坐在她批改奏折,處理政事的座位上?
茶玖將那支朱砂紅筆放進他的手中,隨手翻開一本奏折放在他麵前。
“邊城將士生活條件艱苦,這是請求增加軍餉的折子,若是陛下處理此事,該當如何?”
小皇帝雖然惴惴不安,但很快給出答案:“戍邊軍隊事關國家安穩,自然是不能苛待的,軍餉應當要給。”
茶玖搖頭:“陛下,思考問題不可太過片麵。若是邊城正在麵臨戰事,軍餉自然是要加的。可如今國無外憂,卻有內患,各處旱災不斷,國庫卻呈疲軟之勢。當務之急,還是要把錢用在賑災,平亂,恢複生產上。”
“至於邊城的困頓之境,可以采用兵農合一之法解決。”
小皇帝茫然:“何為兵農合一?”
茶玖道:“所謂兵農合一,即是讓將士們不再單純地訓練打仗,而是在閒時種田,戰時打仗,上馬為兵,下馬為農。這樣既可以解決邊城條件困境,也可減輕朝廷的壓力。”
說罷,她又補充一句:“這些都在哀家平日讓您背的書裡。”
小皇帝訕訕。
那些書?
他顧著寵幸美人,翻都沒翻開過。
茶玖又打開了另一本奏折:“禮部侍郎寵妾滅妻,對嫡母也不加尊重,這當如何處置?”
小皇帝知道禮部侍郎是茶玖的人,便討好道:“禮部侍郎雖然後宅不寧,可在朝堂之事上卻頗有見地,不如便罰其俸祿,略施懲戒好了。”
他一說完,便被茶玖再次否定:“此人應當重罰,革職查辦,永不為官。”
小皇帝遲疑:“他是您的人。”
茶玖握著他的手,在那奏折上利落下筆:“照罰。”
第三封奏折是宗室斂財一案。
這次小皇帝不敢馬上下定論了。
他想了又想,始終猶豫不決。
茶玖眉心微緊:“陛下,若是按照這樣的速度處理政事,不出半個月,這書房便要被奏折堆滿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小皇帝總是覺得屏風之外的地方有人輕輕笑了一聲。
茶玖輕咳一聲,示意暗處的人不要那麼張狂。
又待了片刻,茶玖輕歎,直接拿走小皇帝手中的筆,批注不要追查。
小皇帝徹底暈頭轉向了:“若是禮部侍郎之事要按照法度懲辦,那宗室也當如是啊!”
他還記得攝政王說過,要一視同仁,不可有失偏頗!
茶玖緩道:“處理政事要懂變通,更要站在大局來看。禮部侍郎動搖的是禮法,這是大事。如果不重罰,必定動搖君臣父子、嫡庶長幼的綱紀,長此以往,國家無序。”
“宗室斂財收的不過是一些富商的辦事費,數目不大,你情我願,這是小事。無謂為了這點錢大動乾戈,寒了所有宗室的心,令他們對您心存怨恨。”
小皇帝越聽,便越是覺得頭腦發脹。
批改奏折在他眼裡再也不是手握權力的象征了,而是令人心梗的麻煩。
茶玖似笑非笑,重新將手中的朱砂筆遞給他。
這一次,小皇帝不敢再接。
那筆重如千鈞,他不願負擔。
……
……
還有一章在寫,可能晚上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