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由嵇亦辰基於陸芊芊的經曆創作的《星光》專輯正式完成。
今天是《星光》專輯的發布會的時間。
地點就在京州文化中心的小劇場。
小劇場裡的聚光燈下,沒有主持人,沒有花哨的流程。
隻有一張空沙發,兩支立式麥克風。
簡約,肅穆,像一場嚴肅的報告會。
台下,坐滿了夏國最頂尖的媒體和最苛刻的樂評人。
他們神情各異,好奇,審視,或帶著一絲不屑。
他們是衝著嵇亦辰來的。
想看看這個獨立音樂圈的“神”,是如何被資本拉下神壇的,淪為資本的走狗。
小劇場的後台,陸芊芊握著一杯溫水,手心微微出汗。
她第一次麵對這麼多鏡頭和挑剔的目光。
這種情況給她造成的緊張感,甚至不亞於在動亂地區中,被姬無雙帶著逃亡時的感覺。
“緊張?”
嵇亦辰的聲音在身側響起。
他依舊是那副疏離的模樣,穿著一件熨燙平整的黑襯衫,靠在牆邊,像一尊沉默的雕塑。
“嗯,有點。”陸芊芊誠實地回答。
陸芊芊沒說的是,即使直麵生死時,她可能都沒有今天那麼緊張,
因為,她怕,她怕自己講不好那些故事,辜負了那些沉重的托付。
“不用講給他們聽。”嵇亦辰的目光越過她,投向虛空。
“你講給那些故事的主人聽。”
他的話像是一陣清風,瞬間就吹散了縈繞在陸芊芊心頭的彷徨。
是啊,她不是來表演的。
她是來發聲的!
陸芊芊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走吧。”嵇亦辰率先邁開腳步。
兩人一前一後,走向舞台。
聚光燈追上他們。
陸芊芊走到了舞台中央。
她沒有看台下的任何人,隻是安靜地站著。
整個劇場,鴉雀無聲。
“大家好,我是‘遠方’基金會的陸芊芊。”
她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清晰地傳遍全場。
“今天,我不講專輯,不談音樂。”
“我想給大家分享幾段,我路過的生命。”
她開始講述。
講那個在邊境小鎮,用木頭假腿“追風”的孩子。
講那個在戰地醫院,用唱歌安撫傷員的護士。
講那個在洪水退去後,於廢墟之上,重新插上旗幟的老人。
她的聲音平靜,沒有渲染,沒有煽情。
像一台最客觀的攝像機,將一幅幅真實的畫麵,投射在每個人的腦海裡。
台下,第一排,樓夢玲和王嵐並肩而坐。
王嵐緊緊握著樓夢玲的手,指尖冰涼。
她看著舞台上的陸芊芊,眼神裡是難以置信的震撼。
她一直以為,這是個被保護得很好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孩。
她沒想到,這個女孩的眼睛裡,裝過那樣一個廣闊而沉重的世界。
樓夢玲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眼中滿是淚光。
驕傲,心疼,欣慰。
她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陸芊芊講完了。
她沒有說一句關於專輯的宣傳語,隻是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然後,她退到一旁,將舞台留給了嵇亦辰。
嵇亦辰走到麥克風前,他抱著吉他,甚至沒有看台下一眼。
隨後,琴弦響起。
第一個音符,就抓住了所有人的靈魂。
那音樂裡,有風沙,有塵土,有槍炮聲,有哭泣,也有沉默的呐喊。
然後,他開口唱。
嗓音粗糲,像是被砂石打磨過。
歌詞如刀,精準地刻畫出陸芊芊故事裡的每一個細節。